記得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的座右銘是他母親教導他的一句話:“別人向你借的錢,你可以忘記;你向別人借的錢,一定不能忘記!薄皠e人向你借的錢,你可以忘記”不難理解,那么,“你向別人借的錢”,為什么“一定不能忘記”呢?我想,一是按時還人家的錢,是誠信社會對人們的基本要求;二是要記住人家借錢給自己的恩典,知恩圖報。中日文化同源,由此可見一斑。
知恩圖報應是為人處世最起碼的道德準則。知恩不報的人歷來被人詬病,而忘恩負義,以怨報德的人更為人不齒。內(nèi)地改革開放以來,一部分人靠辛勤勞動率先富裕起來,一部分人由于種種原因還處于貧困狀態(tài)。有的富人解囊?guī)椭F人,使他們度過難關,受到社會的肯定和贊揚。然而,有的受助對象的表現(xiàn)卻讓人寒心。
據(jù)《揚子晚報》報道,鎮(zhèn)江“精華書社”老板巫某,為幫助貧困學子,二○○五年九月,自掏三萬元一次性資助一百名即將跨入大學校門的寒門學子。春節(jié)之前,許多客戶紛紛給他發(fā)賀卡或短信以示祝福。然而,在所有收到的賀卡和短信中竟然沒有一張一條是他曾經(jīng)幫助過的大學生的。
巫老板特別強調(diào),他資助這些大學生“并不是想得到什么回報”。那么,巫老板想得到一張賀卡或一條短信(或一個電話、一封信)是不是過分之求呢?我看不是。據(jù)筆者觀察,那些資助貧困學子的人因為資助這條紅線相牽,覺得自己和資助對象“親”了許多。
深圳歌星叢飛傾自己所有資助數(shù)百名山區(qū)的貧困孩子上學,直到身患癌癥仍不改初衷。許多孩子深情地稱他“爸爸”,他也把那些孩子視為自己的子女。巫老板和他資助的一百名大學生之間的感情也許沒有叢飛和他的“子女”們那樣深,但他掛牽著這一百名大學生是無疑的,尤其是春節(jié)前想到他們,更讓人有“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感覺。基于這一點,該過年了,他想得到他資助過學生的一張賀卡、一條短信或一個電話、一封“家書”,應在情理之中。然而,他什么也沒得到。
行文至此,我又想起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中國婦女報》報道的“女嫌母丑”的事:母親田麗(化名)有一天到學校參加家長會,回家的路上,女兒劉亭(化名)突然對她說:“老師都說你沒我長得漂亮,你以后不要來學校了!碧锱總臉O了,下決心上北京整容。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些令人寒心、傷心的現(xiàn)象呢?在鎮(zhèn)江市政協(xié)會上,一些民營企業(yè)主說,現(xiàn)在學校忽視了傳統(tǒng)的道德教育。一些孩子變得不怎么懂事了。一些大學生不僅不懂得理解父母,且對別人的幫助也顯得有些麻木。這些議論也許是以偏概全,即使如此,也足以振聾發(fā)聵:等到道德淪喪到人們見怪不怪、麻木不仁時,恐怕災難就要臨頭了。
最近,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在南京作報告說,我們雖然還不是很富,但也要開始學做成熟的富人。龍永圖舉例說:香港富豪李嘉誠請客人午餐時都是每人一盤熱騰騰的飯菜,十分鐘就用餐完畢,一點也不浪費,毫無疑問,李嘉誠是成熟的富人。他的成熟不僅表現(xiàn)在他日常生活的節(jié)儉上,更表現(xiàn)在他自己的大部分財富用在社會公益事業(yè)和慈善事業(yè)上。他曾說,一個人富而有博愛之心,才是真富貴,否則就是富而不貴!安⿶壑摹彼淖肿憧梢詫懸徊看髸,但核心恐怕就是一個“德”字。無德的富人難免為富不仁。
我很欣賞龍永圖“學做成熟的富人”的高瞻遠矚之見,欣賞之余,不揣冒昧,還想補充一句:窮人也應該做成熟的窮人。窮人怎樣才算成熟?我想核心的內(nèi)容也應是一個“德”字。人窮是暫時的,而擁有良好的“德性”是永存的。古人云,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套用這句話,我們可以說,不怕暫時不富,卻怕窮而失德。窮而失德,后患無窮。青年洪戰(zhàn)輝感動中國,就因為他人窮志不短,人窮不忘應盡的社會責任。
對于那一百名巫老板資助過的貧窮大學生來說,“成熟”的道路也許還長,那就不妨從“知恩圖報”開始,這里,筆者并非要他們馬上對恩人“涌泉相報”,他們能給巫老板發(fā)個短信,打個電話或?qū)懛庑艌髠平安,也就夠了──巫老板原本“并不想得到回報!
來源:香港《大公報》 文: 武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