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廣告服務 |
|
臺灣當局對藝術系列活動強迫冠名“福爾摩沙” 2002年05月08日 17:26 中新網香港5月8日消息:臺北訊,最近臺灣當局“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當地國際藝文活動時,要求主辦者冠上“福爾摩沙國際藝術節(jié)系列”的名稱,否則無法納入“補助”范圍,引發(fā)藝文界議論,并質疑當局此舉有泛政治化之嫌。 臺灣一些政壇人物喜歡用“福爾摩沙”來形容臺灣,認為“福爾摩沙”就是葡萄牙語所謂的“美麗之島”。而這個詞也被政客涂上“臺獨”色彩。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被當局“文建會”納為“福爾摩沙系列”者,包括“城市藝術節(jié)”、“加臺夏季音樂節(jié)”、“臺北國際合唱音樂節(jié)”以及“臺北國際舞蹈營”等活動。 而由于“臺北國際城市藝術節(jié)”更名為“福爾摩沙國際城市藝術節(jié)”,祖國大陸的參加者已經退出活動。 報道指出,在名稱方面,“文建會”毫無妥協的余地。 但“中通社”報道指出,最近許多臺灣出版的著述揭示,“福爾摩沙”的涵義與當局的理解存在出入。據文獻記載,十六世紀末期,葡萄牙人航海經過臺灣,看到臺灣山巒青翠欲滴,因此驚呼:“IlhaFormosa”,其中Ilha意謂島嶼,因此當時葡萄牙人原意是“青翠之島”。 報道說,葡萄牙人在海權時期以“福爾摩沙”命名的島嶼,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合計有12個之多,因此“福爾摩沙”并非“臺獨”分子理解的“專屬名稱”。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