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從“穩(wěn)健”轉為“積極”,貨幣政策從“從緊”轉為“適度寬松”。針對這一調整,業(yè)內人士認為,政策的轉變主要是為了提振內需,彌補外需不足,防止經濟增速大幅下滑。(資料圖) 中新社發(fā) 劉懷君 攝
|
財政政策從“穩(wěn)健”轉為“積極”,貨幣政策從“從緊”轉為“適度寬松”。針對這一調整,業(yè)內人士認為,政策的轉變主要是為了提振內需,彌補外需不足,防止經濟增速大幅下滑。(資料圖) 中新社發(fā) 劉懷君 攝
|
從重基礎建設到重民生 “積極財政”十年輪回出新意
這是十年之后,我國宏觀調控再一次出現“積極財政政策”。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我國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從2004年始,我國實行“雙穩(wěn)健”的財政、貨幣政策;之后由于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200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08年實施穩(wěn)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今年下半年,國際經濟形勢風云突變,讓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再次改弦易轍,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從“穩(wěn)健”轉為“積極”,貨幣政策從“從緊”轉為“適度寬松”。針對這一調整,業(yè)內人士認為,政策的轉變主要是為了提振內需,彌補外需不足,防止經濟增速大幅下滑。
“中央推出的十項措施透出的重要信息是宏觀政策轉向,說明我國整個宏觀政策的定位已經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薄笆晃濉币(guī)劃專家委員會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向《中國經濟周刊》分析。
積極財政政策再回頭
所謂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來擴大社會總需求。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后,我國連續(xù)6年實施了積極財政政策,同時伴以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以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1998年的積極財政政策,讓中國成功應對了亞洲金融危機。如今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跟之前的政策,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賈康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1998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時增發(fā)了1000億元長期國債,所籌資金用作國家預算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專項投資。對財政預算作如此大動作的年中調整,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幾十年間,是極其罕見的。
賈康表示,當時,國務院對增發(fā)國債所籌集的1000億元資金的使用作了認真研究。項目安排的重點是:第一,增加農田水利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投資。第二,鐵路、公路、電信和一些重點機場建設。第三,擴大城市環(huán)保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guī)模。第四,建設250億公斤倉容的國家儲備糧庫,全年國家直屬儲備糧庫建設投資達到年初計劃的17.5倍,超過建國以來的投資總額。第五,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和建設工程,同時抓緊進行城市電網改造。第六,擴大經濟適用住宅建設規(guī)模。
1998年開始的積極財政政策一直持續(xù)實行到了2003年,自2004年開始,中國開始實行穩(wěn)健的財政政策。
目前,積極財政政策再次出臺,與1998年政策有何區(qū)別?
“這次積極的財政政策在政策的系統(tǒng)性和著力點方面,比之前更寬泛,力度也更大。因為這次面對的外來影響更深重,所以,我們的反應也比過去強有力。”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王衛(wèi)星向《中國經濟周刊》分析。
據科技部戰(zhàn)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元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1998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政府投資領域主要是基礎設施,這樣既能夠拉動經濟增長,抵御經濟的下行壓力,同時又能為整個經濟增長帶來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引導社會民間更多的投資。
“但這一次跟1998年有一個很大的區(qū)別,就是政府加大了對民生的投資。這次的積極財政政策投資范圍更寬,力度更大,以解決收入不平衡的問題,更多地向弱勢群體比如農民和農民工傾斜。盡管1998年也有面向民生的,但力度很小,而現在是大規(guī)模的。”王元副院長說。
財政部預算司王衛(wèi)星副司長對此也有相同看法,他認為這次積極財政政策,不限于政府投資搞基礎設施建設這個領域,更偏重于民生,同時也偏重于出口行業(yè),側重于像增值稅改革這種持續(xù)性的鼓勵措施。
“這次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并不是國債發(fā)完了,這批項目建設完了就結束了。這次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是長期的,出臺時機也是不錯的!蓖跣l(wèi)星副司長說。
貨幣政策又轉向
11月11日,就當前如何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就是要根據形勢變化及時適度調整貨幣政策操作,確保貨幣信貸穩(wěn)定增長及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促進經濟平穩(wěn)較快增長,支持擴大內需,維護幣值穩(wěn)定和金融穩(wěn)定,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
記者了解到,目前央行已經研究制定實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五大具體措施。這些措施包括:確保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及時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保持貨幣信貸的合理增長,加大銀行信貸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取消對商業(yè)銀行信貸規(guī)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guī)模;加強窗口指導和政策引導,著力優(yōu)化信貸結構;進一步發(fā)揮債券市場的融資功能和進一步改進中央銀行金融服務等五大方面。
受宏觀政策調控及其他因素影響,從7月開始,我國在上半年一直高位運行的CPI已開始逐步回落。
“目前反通貨膨脹的壓力相對在減弱,央行適時調整政策發(fā)出的信號說明,目前貨幣政策除了防通脹,還樹立了保發(fā)展的新目標。”王衛(wèi)星副司長向《中國經濟周刊》分析。(王紅茹)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