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問題的出路
從目前有關“大小非”的政策看,解決“大小非”問題的總體思路是:在全流通制度環(huán)境下,通過流動性管理工具的創(chuàng)新,減緩“大小非”減持對市場的不合理沖擊,維護市場穩(wěn)定。
一是提高“大小非”減持信息披露質量。從今年7月份開始,“大小非”減持情況將在每月上旬定期于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網(wǎng)站進行披露。
二是鼓勵“大小非”通過大宗交易市場減持股份,減小“大小非”對二級市場的沖擊。今年4月21日,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規(guī)定“大小非”股東在未來一個月內拋售解禁股份數(shù)量超過公司股份總數(shù)百分之一,應當通過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tǒng)轉讓。
今年8月份,證監(jiān)會新聞發(fā)言人表示,將進一步完善“大小非”大宗交易機制,研究通過券商中介達成交易,引入二次發(fā)售機制,完善大宗股份減持的市場約束、減震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實時監(jiān)測系統(tǒng),目前國資委正著手對國有股東及其股份進行申報、核實、確定。
三是開發(fā)可交換債券等市場流動性管理工具,逐步完善市場內在穩(wěn)定機制。今年9月5日,證監(jiān)會發(fā)布《上市公司股東發(fā)行可交換公司債券的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規(guī)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股東,可以由保薦人保薦,并向中國證監(jiān)會申請發(fā)行可交換公司債券?山粨Q公司債券自發(fā)行結束之日起十二個月后方可交換為預備交換的股票,債券持有人對交換股票或者不交換股票有選擇權。這種可交換債券是上市公司股東(通常是“大非”)將其持有的股票抵押給證券托管機構,然后以此為標的發(fā)行債券。這一做法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緩解大股東的融資困境。從理論上說,如果股市低迷,市價低于轉股價,債券持有人就不會轉股,這樣就可減少二級市場的流通籌碼;而若股市高漲,債券就可轉換成股票,從而對轉換股票的速度和規(guī)模加以控制。
另外,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理性認識“大小非”的影響也相當重要。
對“大小非”減持問題,市場流行的最典型觀點是,“大小非”的持股成本很低,有的甚至是負成本,因此他們在任何價位進行減持都可以,都有暴利可圖。對此,有市場資深人士認為這種觀點看似有道理,其實不然。
不可否認,就數(shù)量而言,“大小非”仍然大大超過已流通A股,如果“大小非”集中減持,不可避免地會對市場產(chǎn)生大的沖擊。
盡管不能排除有非理性的“大小非”存在,但是,多數(shù)“大小非”的持股或減持的行為還是要根據(jù)股價的合理性而做出。如果股價已經(jīng)低估,理性的“大小非”應該不會進行減持,相反,它可能會增持股份,正如近期很多國有大股東宣布增持計劃。退一步說,如果股價已經(jīng)低估,部分非理性的“大小非”還大量減持股份,那么,這正是理性的投資者買入股票的好時機。
當然,如果股價明顯高估,理性的“大小非”應該會減持股份,這有助于防止市場泡沫的過度膨脹。
因此,理性地看待“大小非”問題,既要看到“大小非”減持過分集中可能給A股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應該看到理性的“大小非”應該能夠起到穩(wěn)定市場的作用。實際上,前期市場的看法可能是夸大了“大小非”對市場的負面影響。
就在不久前,匯金公司等國有“大非”宣布增持股份,深滬兩市股指拔地而起,對證券市場的穩(wěn)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看來,投資者又有必要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大非”對市場的影響了!
市場人士建議引導國有“大非”形成成熟的投資理念。國有“大非”是A股市場的主角,國有“大非”所持限售股占限售股的絕大部分,因此,合理引導國有“大非”的減持行為對于解決“大小非”問題、避免“大小非”集中減持對市場的沖擊、維護市場穩(wěn)定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按蠓恰眰儜撝鲃映袚鹌髽I(yè)社會責任,在市場過熱時,加大減持力度;在市場低迷時,加大增持力度。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好“大非”的作用,既承擔了一定的社會責任,又能提高自身的收益。(楊紅梅)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