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二月十九日電 題:積極財政助力中國突破改革瓶頸
中新社記者 俞嵐
因應全球金融危機,中國財政政策去年末改弦易轍,由“穩(wěn)健”重返“積極”。與十年前重在保增長不同,此輪積極財政對促改革更為關注,在化解短期經濟下行壓力之余,亦有望收到突破改革瓶頸之效。
改革開放走過而立之年,中國過于倚重外需的經濟發(fā)展模式已難以為繼。擴大內需,建立內需主導的增長模式作為改革的方向,已成共識。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非一日之功,經濟繁榮時期也缺乏改革的動力。
金融危機為中國擺脫嚴重的“外需依賴癥”提供了契機。在外需銳減之際,官方開始將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大幅增加政府公共投資;實施家電下鄉(xiāng)、汽車下鄉(xiāng)等補貼措施;增加物資儲備;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增加對困難群體的補助和農民的補貼……抵御危機的應急之舉,已令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時間表提前。
多年來,有著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內需市場始終“啟而不動”,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逐年下降。這與民眾收入過低,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住房等領域保障不足,未來不確定因素過多等密切相關。由于歷史欠賬多,財政投入相對不足等原因,醫(yī)改、教改、社保體制改革等進展緩慢。
官方對此已有籌劃,財政還富于民步伐近年有所加快。此次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則為這些領域的改革突破創(chuàng)造了條件,令達致“老有所養(yǎng)、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住有所居”的目標更近一步。
以房地產為例,過往數年間中國房價大幅飆升,讓普通民眾只能望樓興嘆。此次擴大內需十項措施中,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居于首位,未來三年財政將投入九千億元人民幣使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大量保障性住房的入市,或將使房價逐漸回歸理性,促使房地產市場變得更為健康。
二○○八年,中央財政用于教育、醫(yī)療、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就業(yè)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計超過五千六百億元,增長二成九,超過同期財政收入增幅。官方還承諾,未來三年將安排八千五百億元用于醫(yī)改,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保增長、還欠賬、促改革,都需要政府大筆花錢。但經濟減速、企業(yè)效益下滑、結構性減稅等又必然使財政收入增幅下降。增支減收造成的財政缺口,需通過擴大赤字、增加國債發(fā)行規(guī)模予以解決。
此間分析人士稱,今年中央財政預算赤字或達創(chuàng)紀錄的六千五百億元。鑒于當前金融危機仍在蔓延,世界經濟短期內難以走出低迷,中國經濟何時觸底回升尚難判斷,當局最終敲定的預算赤字高于上述預測也不會令人意外。地方債發(fā)行破冰消息近日已得到證實,這將是中國地方財政首度出現赤字,足見“保八”形勢之嚴峻。至于地方債額度,有媒體報道稱為兩千億元。
可以預見,積極財政在今年甚至未來數年內都將在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有所作為”,但其實施過程中也存在隱憂。大規(guī)模投資會否造成重復建設和“豆腐渣”工程?如何防止政府投資的“擠出效應”?如何防止工程中的貪腐,避免“每修一公里公路倒下一個官員”?
在下月舉行的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會議上,有些疑問將得到解答?梢钥隙ǖ氖,即便財政預算赤字超過預期,鑒于現時的中國家底殷實,負債不多,財政風險當是可控的。完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