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學(xué)英語教師,1982年出生,獨生子女,也算80后的一員。在此,我想和大家共同交流一下我的投基故事。
我于2004年大學(xué)畢業(yè),工作至今已有四年,我的性格也決定了我的理財觀念,雖然我是80后的一員,但是受家庭的影響,我并非是“月光族”,平時生活很簡單,除了生活必需品外,很少購閑置物,從不看連續(xù)劇,只喜歡關(guān)注各種新聞,每月一千八百元的固定工資,每年獎金大概五千元左右,收入不算高,但是和父母在一起住,生活上不會花費太多錢。
我初次接觸到理財是在大學(xué)三年級,也就是2003年,那個時候雖然沒有理財這樣的概念,但是實際已經(jīng)在考慮這些事情了。當(dāng)時我所在的城市剛開始取消福利分房,需要自己花錢買商品房,也是在那前后,幾所大學(xué)的遷回,意味著大學(xué)城即將興起,于是出現(xiàn)了很多新房子,當(dāng)時我不在本市上學(xué),偶爾回來時,很喜歡新蓋的房子,于是產(chǎn)生了買一套的想法,雖然沒有實現(xiàn),但是一直在關(guān)注著,這也就是理財?shù)拿妊慨a(chǎn)生。
真正著手理財是在2004年7月,當(dāng)時中國銀行在我的大學(xué)樓內(nèi)設(shè)置了經(jīng)營網(wǎng)點,我看到了門前貼著嘉實服務(wù)這支基金的招募廣告,我印象深刻的記得它說從前的業(yè)績能賺到每年20%以上,我想既然是在銀行里做宣傳,不會偏差得離譜吧,于是就請媽媽為我出錢來買這支基金,當(dāng)時是第一次知道基金,媽媽不敢多投,只給我一萬塊,買完以后并沒有如愿的猛漲,于是不敢再看,加之那時媽媽為了幫助銀行的朋友完成銷售任務(wù),也買了三只基金,德盛小盤、盛利精選和銀華保本,分別投入了一萬五、一萬八和五萬元。
一直到2006年這期間,想了好多的投資計劃,都以失敗告終,因為父親是一個相對保守的人,都是考慮再三都行不通,看中了幾處房產(chǎn),也沒有大手筆的買入,未免是一大損失,不過我的老師常說:不賠錢就是贏利。后來,我也覺得很有道理,這期間涉足過炒外匯,第一次接觸K線,第一次看盤、看消息,但是還不會分析,只知道漲和跌,做外匯的過程中,因為自己不是很懂,又常有人干擾,所以只賺了一點點錢,不過對今后我看股票和投資基金提供了良好的基礎(chǔ)。
2007年1至3月,是我投資基金最多的時間,幾乎每隔幾天就要去銀行取錢、存錢,然后就買到各種分紅或者拆分的基金,后來也分清楚基金公司有小有大,基金漲勢有快有慢,就有選擇地買基金,當(dāng)時股票型基金業(yè)績看好,于是我就選擇大公司的股票型基金,中間也投資了幾個混合型的基金,但是一直沒有購買債券,2004年買的銀華保本和平安發(fā)展賬戶也賣掉換成了股票型的基金。當(dāng)時,我在交行的朋友,還有另一個合作的朋友都很擔(dān)心,于是他們把手里的基金清倉,結(jié)果過完了五一,看漲又心癢,居然把手里的錢又全部買了廣發(fā)小盤和華安宏利這兩只,我沒有跟著他們賣,我覺得基金不是總要倒來倒去的東西,而且我也相信基金公司的聰明和豐富的經(jīng)驗。
到了8月,股市回暖,我又把手里的錢投了一些基金,買完交銀藍籌,我便停止投入,繼續(xù)觀望,到了10月,股市沖破六千點,氣氛很詭異,在喧囂聲中,那種奇怪的感覺又來了,感覺不平常,不樂觀,當(dāng)時正好要買車,于是我賣掉了嘉實策略,這只基金是1元買的,以1.8210的價格賣出,雖然它業(yè)績不是特別突出,卻依然很心疼,但是想要送給爸爸做禮物,也只能忍痛贖回,不過現(xiàn)在看來當(dāng)時也算賣了個高點。
就算是一年整吧,我先后投進了從父母那里借來的94萬元,在一年中,分很多批次買進了很多基金,11月開始還把自己和老公的工資每個月定投兩千。
除掉9月以后買的20萬元,之前的74萬元本金經(jīng)過兩次階段性調(diào)整,加上分紅,總收益超過百分百。
回顧這一年的投基生涯,作為一個初涉理財世界的小人物,我一方面很崇拜那些專家和大師,又對自己的收獲抱以謹(jǐn)慎的態(tài)度,我明白如果不是趕上好的機會,像我這樣的新手是不可能賺到錢的,這一年,我收獲了一些財富,但更讓我珍惜的是這樣一次次歷練,是這一年中通過觀察和實踐,對市場知識的了解更深,理財觀念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作者:鄧海歐)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