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區(qū)一在建工地發(fā)現一座明代古墓。昨天,考古人員進行考古挖掘時有了驚喜發(fā)現:古墓中有一具保存完整的干尸,墓中還首次發(fā)現了水銀、帶有地圖的墓志銘等。這在廈門都屬首次發(fā)現。
工作人員說,前天下午4時40分許,海滄區(qū)古樓村水庫附近一座陵園施工現場,工人挖土方時,在山腰底下3米處,發(fā)現了這座古墓。昨天,廈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前來挖掘。
打開棺蓋的瞬間,廈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靳維柏發(fā)現一尊完整古尸躺在棺槨內。古尸身高1.70米,從骨骼看應該是男性。打開之后,他們發(fā)現古尸保存完整,活像木乃伊。古尸外部用白色的絲制品包裹著,頭部裹了4層衣物,身上的衣服有5層。從外往內數第2層衣服是紫色的,經過這么多年,顏色依然清晰可辨,實屬難得。衣物上還發(fā)現了織金和精美圖案。
經測量,古墓長3.6米、寬2.6米。靳維柏告訴記者,清理時,他們發(fā)現,在棺槨的上下放了兩塊方形的陪葬物品。
其中,墓主的上頭是一塊制作精美的畫像磚。磚正面涂有青釉,畫著一個當官模樣的人物坐在一座案臺前,兩旁站著兩個書童,磚的背面是紅色的。
下方的陪葬品是一個30厘米見方的鉛制墓志銘,不過上面的文字還未詳細考證。值得一提的是,在墓志銘的一邊還繪制了一張地圖,標明了這座古墓的大小和方位。靳維柏說,這張地圖也許是這座古墓的買地券,或者是給神仙看的。而這樣帶有地圖的墓志銘,在廈門還是第一次發(fā)現。
考古人員將古尸小心清理出棺材時,發(fā)現棺底有衣物、書籍等陪葬物品。不過,由于年代久遠,這些都沒有辦法保存下來。
正當工作人員清理棺底時,突然發(fā)現一種銀白色液體在流動!八y!”靳維柏叫了起來。
他告訴記者,古人認為,水銀可以對尸體起到防腐作用。這座古墓的主人,是被灌入水銀還是后人將水銀包好放在棺槨內,還需進一步考證。
他向記者透露,這是廈門首次發(fā)現古墓內有水銀。不過,單從這點還無法確定墓主的身份,因為在古代,并非只有達官貴人才用水銀。
(江榮義)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