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出版人陳穎青日前在《出版參考》上發(fā)表文章,從傳統(tǒng)出版業(yè)者的角度闡述“電子書閱讀載體多,可看內容少”的問題。
陳穎青認為,造成出版社沒有授權電子書給平臺廠商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手上幾乎沒什么電子書的權利。這首先是因為海外出版社對授權中文電子書版權的態(tài)度非常保守;其次,即使是本地作者,當出版社重新爭取補簽電子書授權時能夠承諾的版稅率,通常完全無法讓作者滿意。
出版社不給平臺運營商電子書授權的第二個原因是出版社對電子書授權充滿疑慮,他們擔心自己被邊緣化。在紙本書時代,出版社的工作成果,有一部分是透過排版、印刷、裝訂而獲得實體保障的。排版檔、印刷膠片、印成的書,都是出版社的財產(chǎn),即使著作權屬于作者,也都無權處理排版檔或印刷膠片。但電子書時代,出版社同樣花費龐大精力完成的電子書檔,卻沒有任何明確的法律保障。從作者的文字,到成為一本書,這中間的編輯加值,在目前的電子書產(chǎn)業(yè)鏈中幾乎是沒有人承認的。如果編輯的增值服務無法在產(chǎn)業(yè)鏈上有合理的位置,出版社就很難真正相信電子書是出版社的未來。而作為一名老牌出版人,陳穎青對這一點非常悲觀,他認為電子書產(chǎn)業(yè)鏈基本上無法給編輯增值服務找到合理的計算比例,原因是編輯增值服務的大小,差異太大,每本書都不同。而產(chǎn)業(yè)鏈各方對編輯附加值的價值,看法也非常懸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