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報道見報后,“六教授揭發(fā)長江學者造假”一事成為西安交大校內討論的熱門話題。但一聽到記者采訪,教師們大都諱莫如深,三緘其口。
“實際上,對近年接二連三發(fā)生的學術腐敗事件,同事們的關注度是很高的!庇浾咻氜D聯系到的一名青年教師說,不只是教師們私下議論,今年年初,校方也組織了一系列規(guī)范學術道德的會議,全體教師和各院系學生代表都要求參加。參考國外的做法,學校還出臺了一些處理學術造假的辦法,以期樹立良好的學術風氣。
這名教師認為,現在國內高校學術不端問題的背后,是目前我們現行的高校教師考評機制“似乎也欠科學”。
現在的大學教師,早已不像前些年那么好做:各方面要求越來越多,考評壓力越來越大!瓣P鍵的一點,是考核內容全部被量化!北驹撌且豁楉梽(chuàng)造性的工作,卻一古腦兒地被一個個簡單的數字衡量。
比如,一個中級職稱的教師,每年需要完成的工作量為250個。這250個工作量,除教學任務外,還包括科研任務。一年中發(fā)表論文的篇數、獲得各級各類獎項的多少、科研到款的數目、發(fā)明專利的有無,都有數量標準,并直接轉化為分值。
“比如,學時要夠60個,每3年聘期內要有3篇被SCI引用的論文,爭取項目申報的科研到款要30萬元。職稱再高,數量任務還會更重!贝送,代課的課時,代課班人數、是否擔任班主任,是否帶實習,是否輔導畢業(yè)設計,是否帶研究生也都是量化考核的方方面面。
“連學生給老師的評價,也會量化成打分的分值,期末時會在大家面前公布!痹谒磥恚@種絕對量化的考核方式容易造成一種誤導:為了考評合格,大家競相追求所要求的數量,對“質”的要求則相應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會放棄做學問的精益求精,導致學術不規(guī)范行為的增多!
進入暑假,這名教師幾乎沒邁出過家門。由于平時的科研壓力大,很少有時間寫論文,好不容易有了假期,坐在電腦前卻幾天敲不出一個字。“主要是心靜不下來,方方面面都在加‘緊箍咒’,情緒有時浮躁、有時低落,總感覺心慌慌的。”
“要改變現狀,關鍵是機制要變!笨己瞬豢赡懿唤o壓力,但絕不該是目前這種處處量化的方式。有人想,我不想寫3篇,就愿意寫一篇好的論文,質量高些,但不行呀,學校的要求是3篇,所以只能先完成了學校要求的任務量再說。
這名老師說,不光教師有壓力,學校也同樣面臨壓力。比如“大學排名”,仍然還是取決于論文數量等—個個量化的指標。
“所以,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造假是無奈的選擇!”(記者 孫海華 葉鐵橋 雷宇 實習生黃偉對此文亦有貢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