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開學之初,收費總是一個難以回避的社會熱點話題。盡管三令五申,但“頑癥”似乎總是難以藥到病除,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勢,以至于被媒體稱之為只有開始,沒有結(jié)局的“連續(xù)劇”。
當然,也有好消息。甘肅省政府決定,從2008年秋季開始,全省所有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學不再向?qū)W生收取學雜費。同時,進一步規(guī)范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收費行為,向?qū)W生收取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要嚴格執(zhí)行省上有關(guān)部門核定的收費項目和標準,堅持學生自愿和非營利性原則,嚴格執(zhí)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對符合當?shù)卣?guī)定接收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按就近入學原則統(tǒng)籌安排在公辦學校就讀,并免除學雜費,不收借讀費。與此同時,省物價局也表示,如果再有學校打著教育成本費的“旗號”收費,將要受到嚴厲查處。 回顧歷史,“收費”教育始于何時?有人認為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孔夫子。被公認為中國第一位職業(yè)教育家的孔子在廣收門徒之時以收取“十條干臘肉”作為“學費”。也許就是從那以后,收取實物或金錢作為學費逐漸成為中國主要的教育形式,F(xiàn)在,從農(nóng)村到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雜費,這不僅是政府送給國民的一份民生厚禮,更是我國教育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牌。
但是,筆者還是有些擔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多少年來的“傳統(tǒng)”。開學報名之時,上頭查得緊,沒有幾個學校會傻到自己撞到“槍口”上。但風頭一過,隔三差五單子就來了,有些項目,說是自愿,但基本上都是不自愿交費!近日包括晚報在內(nèi)的各媒體的一些報道,就證明了筆者的這種擔心絕不是杞人憂天。
當然,對于亂收費,有人借口是政府投入不足。的確,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打著“利用社會資金促進教育發(fā)展”的大旗,心安理得地秘密修建自己的“小金庫”,以至于發(fā)展到有因亂收費“撞到槍口上”的校長們喊冤:亂收費的學校多了,為啥就查我?
因此,筆者以為,要想讓好的政策真正惠澤于民,政府還要“兩手抓”。第一是不斷加大對中小學教育的投入;第二是要有得力的措施堅決查禁不合理收費,并對由此形成的腐敗予以堅決的懲治。有人說,我們現(xiàn)在進入了一個收費無處不在的時代,沒有錢是寸步難行。的確,一些免費服務項目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五花八門的各種收費,如果收得合理倒也罷了,只是許多收費項目挖空心思,別出心裁,讓人望而生畏,如不加之治理,難以和諧。(小馬飛刀)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