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房又認貸”的二套房貸認定標準剛剛出臺,就有人開始散播所謂“可靈活操作”的流言。其實,自年初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以來,各種給政策“打折”的聲音就此起彼伏,這次“打折”只是延續(xù)了“傳統(tǒng)”。
今年“兩會”過后,為了進一步落實宏觀調控特別是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目標,自4月14日開始,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近兩個月來,幾個重點大城市的房屋成交量應聲而落;雖然房屋成交價仍勉強維持在高位,但問津者寥寥,有價無市。
在此期間,對高房價能持續(xù)多久的發(fā)問聲從沒間斷過。認為下半年房地產調控政策將趨緩的論調也時常見諸媒體,有些理由還看似冠冕堂皇,諸如中國經濟發(fā)展倚重房地產,調控過度將令下半年GDP增速快速回落等等。對房價報復性上漲的擔心,也正是基于這種對調控政策穩(wěn)定性及持續(xù)性的疑慮。
不過,如果全面看待這次調控,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此次調控不再只是單純打擊房地產投機,更深層次的目的是要讓房地產回歸居住,要解決的是一個涉及中國社會整體的、長遠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民生問題。所出臺的政策是為了讓房地產市場快速回到健康發(fā)展的軌道,為了給房地產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順暢的環(huán)境。
筆者以為,此時糾纏于各地方調控細則是否足夠嚴厲,不是明智之舉,不如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推動出臺可持續(xù)性的政策上。出臺房地產發(fā)展的中長期規(guī)劃,對于政策信號的進一步明晰和導向,也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上海市公布了《發(fā)展公共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根據方案,上海公租房主要面向存在階段性居住困難的青年職工、引進人才和來滬務工人員,符合“在本市無自有住房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15平方米”等四項條件的對象,可在實施意見頒布實施后提出申請。
最引人注意的是,上海首次將非上海籍人口納入了住房保障范圍。筆者以為,這給其他一二線大型城市的公租房推廣提供了示范。保障在非當地戶籍人口的住房,符合穩(wěn)定民心穩(wěn)定社會的方向,也有助于經濟持續(xù)發(fā)展。
深圳市近日表示,房地產管理部門一直都在跟蹤和研究市場的變化,研究分析深圳市每天、每周、每個月的房地產交易數據變化,以便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依據。深圳計劃今年建設5萬套保障性住房,并增加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應量。
可見,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政策是有堵有疏,疏堵并舉。對于過度的、過熱的投機性投資性購房需求,必須遏制,甚至可以根據需要采取懲罰性措施;而對于關系民生,關系真正居住需求的購房、租房需求,要千方百計予以滿足,這才是對房地產調控的正確理解。由此,對于二套房認定標準的執(zhí)行,首先是保證執(zhí)行到位,而不是剛剛開始就奢談什么“可靈活操作”。李木子
參與互動(0) | 【編輯:位宇祥】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