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河南伊河大橋因為洪水而坍塌的事件,到目前為止已經造成66人死亡和失蹤。在事后的第三天,當地的相關部門就寫了一份檢討,這份檢討還在報紙的頭版頭條登了出來,我們關注這件事情。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27日傍晚畫面
四川漢源連日降雨引發(fā)山體垮塌;遼寧寬甸滿族自治縣一處山體滑坡形成泥石流;云南貢山縣普拉底鄉(xiāng)發(fā)生泥石流災害。
解說:
已經持續(xù)了一個多月的暴雨洪澇災害,如今還在繼續(xù)。四川漢源發(fā)生山體垮塌,21個人失蹤,在今天,搜救隊員已經找到一名失蹤的孩子;26號,云南貢山縣發(fā)生泥石流災害,在今天已經證實有11人失蹤,11人不同程度地受傷;今天,遼寧丹東寬甸滿族自治縣發(fā)生山體滑坡,已經造成4人遇難;今天,吉林永吉縣全程被淹,三萬人被困。而對于河南洛陽市欒川縣的人而言,暴雨給他們帶來的切膚之痛更加直接。
截止今天下午,四天前傍晚的洪水帶走了當地37條人命,還有29人失蹤。
洛陽市欒川縣潭頭鎮(zhèn)湯營村村民1:
整個橋從南邊向北邊塌,和打仗時的炸彈差不多。整個洪水,被炸得十幾米高。
洛陽市欒川縣潭頭鎮(zhèn)湯營村村民2:
冒著煙下去之后,人往下掉。
解說:
24號傍晚,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伊河大橋突然發(fā)生整體垮塌,導致在橋上觀看洪水的數十名群眾都被卷入水中;貞浤翘斓那榫,有村民用“100多米的大橋像豆腐一樣說塌就塌了”來形容。
(電話采訪)
李志全(中國新聞社河南分社記者):
大橋是湯營村唯一的一個出路,這個大橋垮塌之后,這個村幾乎就成了一個孤島了。
記者:
大米是怎么運進去的?
李志全:
靠沖鋒舟。
解說:
7月26號,《洛陽日報》頭版刊登了欒川縣委縣政府就伊河大橋垮塌事件寫給洛陽市委市政府的書面檢查,隨后在昨天召開的河南全省防汛工作事評會議上,副省長劉滿倉表示,這是一起特重大事故,這次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洛陽市欒川縣潭頭鎮(zhèn)湯營村村民3:
沒有人通知說這里太危險。
解說:
事實上,有村民拍到大橋垮塌前一天的照片,在這張照片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未垮塌的橋有五個拱,當時水流已經逼近橋面,不知道當時這樣的場面是否已經引起了有關人員的注意?
(電話采訪)
李志全:
湯營村一個村支部書記說,7月初當時各級政府都說防汛這個事,但是大家都沒有在意,只是說排查一些河堤、河壩,對其它進行檢查,把這個橋給忽略了。
解說:
這座整體垮塌的大橋,在1986年11月開工建設,1987年12月竣工通車,由潭頭鎮(zhèn)人民政府組織修建,總投資79萬元。去年因為出現過部分坍塌而進行維修。
在如今大橋垮塌的現場,在斷裂的橋面上,人們也并沒有發(fā)現鋼筋材料。
今年欒川的災情很嚴重,事發(fā)前一天,欒川下了一場百年一遇的大暴雨,降雨量達350到400毫米。7月24號,潭頭鎮(zhèn)湯營村伊河段洪峰流量達到平時流量的63倍之多。
(電話采訪)
李志全:
他們官方的描述,說這是50年一遇的洪水,說欒川局部這個地方甚至就百年一遇,比較上年紀的村民,大概60多歲左右,他就告訴我,之前根本就沒有發(fā)生過這種事。
解說:
面對這樣的垮塌,當地有關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曾對媒體的記者這樣解釋,大橋本身設計的早,根基是自重力式,不像孔樁橋基那么牢固,洪水來臨時,河里漂浮著很多上流下泄的樹木,由于樹木阻塞橋孔下瀉水面,導致洪水對橋沖擊很大,瞬間垮塌。
主持人:
你看巖松,這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就在關注大暴雨還有洪水造成的損失,但是發(fā)生在河南欒川的這樣一個這么大的損失,你怎么看?
白巖松(評論員):
我覺得最關鍵的是在發(fā)生了這樣的悲劇之后,我們怎么去反省,尤其反省的重點在哪里,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做到痛定思痛。形成這個橋梁的垮塌的原因,大家無外乎現在是從三個方面去總結,造成這樣的一個悲。旱谝粋,當然是由于持續(xù)的暴雨所導致的特大的洪水,這是排在第一位的;接下來要強調的是大家在懷疑是不是橋梁的質量有問題,這是第二個;第三個,大家想的是為什么在當時充滿著危險的情況下,橋上會有這么多人,不管是少量路過的,還有把它當成了觀景臺看水的,我覺得這個時候分析起來就非常有意思了。因為我們不能去指責說全部的原因都在暴雨導致的特大洪水使這個橋梁垮塌了,因為未來也有可能遇到,我們是要盡量地在這樣的特大洪水面前去避免傷亡,對嗎?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哉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