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嵐:中國新聞網全媒體時代的奔跑影像
20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是中國互聯網從發(fā)軔逐步走向勃興的青春歲月。1995年,中國新聞社在香港上網,中新社的稿件從此接入國際互聯網,成為亞洲最早“觸網”的中文媒體之一。1999年1月1日,中新社在北京正式開辦中國新聞網,宣告向互聯網傳播挺進,邁出了融合發(fā)展的第一步。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發(fā)展,作為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的中新網,已成為我國網絡新聞傳播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2年9月23日,在中新社建社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fā)來賀信,向中新社全體同志致以誠摯的祝賀,對中新社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殷切希望。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為中新社做好新形勢下的國際傳播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和時代發(fā)展的潮頭,中新網將認真學習領會、全面深入貫徹總書記的賀信精神,砥礪奮進、開拓創(chuàng)新,擁抱媒體變革大勢,加快推進融合發(fā)展,大力加強內容建設,不斷提升國際傳播能力,著力打造全球互聯網原創(chuàng)中文新聞資訊新高地,為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展現樹立中國形象貢獻力量。
加強“核心敘事”,闡釋傳播治國理政深邃思想
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核心報道,是中新網工作的重中之重。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新網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核心敘事”,積極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深邃思想和偉大實踐。緊緊圍繞大國大黨領袖是當代中國最佳代言人的對外傳播要義,透視中國巨變背后的理論邏輯,闡釋總書記思想的世界意義,彰顯中國實踐、中國主張、中國方案對破解“世界之難”“時代之問”的重要價值,提升國際共鳴點、思想認同度和道義感召力。
2022年,中新網策劃推出重磅融媒體欄目“習言道”,運用圖文、中英海報、音視頻、融媒動畫等豐富形式,聚焦總書記的金句妙語,闡釋簡言背后的深意。《習言道丨習近平為何說“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等產品,生動展示了大國大黨領袖形象和治國理政哲學,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深入人心。該欄目不僅進入中宣部“喜迎二十大”成就展,還入選了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新時代中國網絡文明建設成果展。
視頻:習言道|“人民”江山圖來源:中國新聞網
強化使命擔當,壯大網上主流思想輿論陣地
新媒體環(huán)境下,信息爆炸式產出、裂變式傳播,網絡輿論生態(tài)復雜多變,互聯網成為宣傳輿論工作的主陣地、主戰(zhàn)場、最前沿,主流媒體加強網絡輿論引導,提升網絡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任務十分艱巨。
中新網始終堅持服務黨和國家大局、展示時代巨變,將傳播主流價值、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作為初心使命和職責定位。“兩會知多少”等一批獲得國家重量級獎項的作品,記錄著中新網與時代同頻共振的鏗鏘腳步。
2015年以來,中新網連續(xù)承辦“五個一百”網絡正能量相關項目的評選活動,并在2021年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期間舉辦網上內容建設分論壇,踐行構建完善網上精神家園的責任擔當。中新網還充分發(fā)揮對外傳播優(yōu)勢,注重以網搭臺助力公共外交和文明互鑒,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zhèn)峰會全球抗疫與國際傳播論壇等國際會議,積極推動中外民心相通。2021年,中新網獲評中央網信辦網上重大主題宣傳和重大議題設置突出貢獻單位。
堅持新聞立網,精耕內容建設,擦亮原創(chuàng)品牌
做大做強新聞主業(yè)是網絡新聞媒體職責使命所系,也是安身立命之本。20多年來,以“新聞”命名的中國新聞網始終尊重新聞規(guī)律,不斷深化適配傳播新趨勢的內容供給側改革,樹立起快速、靈活、高質“梳理天下新聞”的原創(chuàng)品牌認知,成為全球互聯網中文資訊最重要的供應商之一,新聞產品覆蓋面、傳播內容轉載率等指標均居于領先地位。
中新網以數字技術賦能采編平臺升級,形成“一次性采集,多形態(tài)生成”的集約高效型融媒體內容生產和傳播鏈條,理順了涵蓋文、圖、視、創(chuàng)意產品、網絡直播等多種形態(tài)的原創(chuàng)新聞供應體系。以媒介融合賦能新聞產能,中新網以原創(chuàng)見長的新媒體矩陣不僅成功在受眾中樹立了“小新”品牌形象,近年來還打造了“4句話100萬+”等現象級傳播產品。
根據2020年國家信息中心發(fā)布的《2019中國網絡媒體社會價值白皮書》,中新網在最具社會吸引力十大網站中排名首位。
厚植特色優(yōu)勢,創(chuàng)新聚合華媒和為僑服務形式
廣泛聯系、積極服務、宣傳報道“海外中國”群體是中新網的獨特底蘊和優(yōu)勢。長期以來,中新網堅持為僑服務,始終將涉僑資訊作為新聞業(yè)務重點,同時“以僑為橋”,將廣大海外僑胞作為外宣工作的重要助力,放大海外中國聲音,壯大國際輿論聲勢,提升網絡國際傳播實效。
不斷拓展以互聯網為僑服務的形式。2014年,中新網旗下矩陣、全新版中國僑網上線。2016年,旨在向華僑華人提供多元服務和社交功能的“僑寶”客戶端上線。目前,中國僑網已建成面向全球華僑華人提供綜合性信息服務的專業(yè)網站,是中國內地最大的僑務網絡信息平臺。
改革創(chuàng)新以互聯網聯系華媒的模式。中新網客戶端重點打造海外華文媒體優(yōu)質資訊的聚合呈現平臺,已有近百家華媒站點入駐。同時,加強全球華媒聯動,探索重大報道全球華文新媒體合作傳播模式。這些探索實踐豐富了新時代為僑服務形式,提高了海內外中華兒女共講中國故事的聲量。
秉持全球視野,創(chuàng)新網絡國際傳播話語體系
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fā)展,為打破國際傳播壁壘、消減文化折扣提供了現實可能與廣闊空間。20多年來,中新網始終秉承全球視野,積極構建網絡對外傳播敘事體系和話語體系,在開拓出海渠道、促進文明對話、開展輿論斗爭等領域,積極探索在網上講好中國故事的新路徑。
搭建出海矩陣。2011年7月,中新網英文網以獨立域名www.ecns.cn正式上線。這些年來,中新網在海外社交平臺的賬號矩陣不斷壯大,影響力日益增強。同時,中新網還充分借助遍布世界的華媒網絡,通過合作傳播等方式,提高“借船出海”的工作實效。
打造拳頭產品。2021年10月,中新網精心策劃推出“東西問·中外對話”欄目,對話外國政商學界有影響力的人士,許多傳播產品在西方輿論場反響熱烈。該欄目致力搭建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理性對話平臺與海外知華友華朋友圈的多元聚合平臺。
交流交鋒并舉。為應對國際傳播新趨勢,中新網近年來先后成立了20多個創(chuàng)意傳播工作室以及名記者工作室,通過漫畫、海報、視頻、雙語脫口秀等形式在境內外社交平臺立體發(fā)聲,既注重潤物無聲的文明交流,又直面亮劍交鋒的輿論斗爭。
布局海外人脈。創(chuàng)新網絡國際傳播話語體系,開拓培育以政商人士、知名學者為主體的國際意見領袖朋友圈,以華僑華人華媒為主體的“海外中國”朋友圈,以海外大V、青年精英為主體的特色網紅朋友圈,積極探索以網為媒、以人為橋的國際傳播新范式。
加快融合發(fā)展,立體布局多元媒介生態(tài)
1999年,中新網首次采用24小時圖文滾動直播形式報道新中國成立50周年慶典。2007年,中新視頻上線,中新網啟動視頻新聞采編業(yè)務。2013年,中新網成立新媒體事業(yè)部,“兩微兩端”上線,并開始布局海外社交傳播矩陣。20多年來,中新網始終積極擁抱互聯網激蕩變革大潮,以融合激發(fā)傳播動能,以融合拓寬發(fā)展空間。
按照“一體化發(fā)展、移動端優(yōu)先”戰(zhàn)略,中新網現已構建起以網站、客戶端、社交媒體賬號等為主體的新媒體傳播矩陣,用戶總量逾4億,覆蓋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中新網官方微博總粉絲數超過7600萬,在用戶活躍度、內容閱讀量、網友互動數據上,都居同類網站前列。
近年來,中新網積極探索“新聞+”模式,全面布局、深耕垂直,打造出中新財經、中新文娛、中新體育、中新法治、中新健康、中新電競等專域品牌,并推出中新財經年會等行業(yè)品牌,立體縱深、多域多維的中新網全媒體傳播矩陣不斷壯大。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一部中新網的“奔跑”史,可映照出“新”字引領的中國互聯網新聞史。20多年來,中新網以新聞立網,靠創(chuàng)新興業(yè),在堅守與革新中見證網絡強國的時代坐標,記錄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合作。
展望未來,中新網將以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以及有關國際傳播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為指引,加強深化媒體融合,提高國際傳播能力,秉承“新”的基因特質,以新理念產出優(yōu)質內容,以新思維弘揚主流價值,以新技術促進媒體融合,以新敘事講好中國故事,為我國網絡國際傳播事業(yè)作出新的貢獻。(來源:《傳媒》雜志官方微信 作者俞嵐 系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兼中國新聞網總裁)
原標題:《奮楫時代變革潮頭 致力國際傳播創(chuàng)新——中國新聞網全媒體時代的奔跑影像》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
- 2024年12月21日 11:25:59
- 2024年12月21日 10:59:01
- 2024年12月21日 10:49:11
- 2024年12月21日 08:21:54
- 2024年12月20日 12:01:17
- 2024年12月20日 12:00:49
- 2024年12月20日 00: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