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現(xiàn)在,有的地方和單位好人主義盛行,講關系不講原則,講私情不講黨性,對年輕干部該提醒的不提醒,該批評的不批評,該制止的不制止。表面上的一團和氣,是影響年輕干部健康成長的重大消極因素。
年輕干部要走的路很長,面臨的誘惑很多,嚴格要求是最好的愛護,而年輕干部能否做到正確看待批評,正確看待“吃虧”,正確看待自身的成熟與不成熟,時刻保持自醒,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自身的最大挑戰(zhàn)。
被批評是成長的良機
一位老干部曾非常惋惜地說:“眼見著一些原本很有前途的年輕干部因為得不到及時批評提醒和有效監(jiān)督,導致自傲浮夸,最后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很讓人痛心。”
年輕干部要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對年輕干部進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該提醒的提醒,該批評的批評,該制止的制止,才是真正對黨負責、對年輕干部負責。
如今,能夠面對面批評人或得到別人的批評,實屬不易。好人主義的盛行,讓本想批評年輕干部的干部也心虛起來,“我是不是太苛刻太不通情理?”怕被說成“左”,怕被說成“整人”,于是乎能不表態(tài)就堅決不表態(tài),該表態(tài)的輕描淡寫,多說好話,少提意見,大家心如明鏡,一起打幾個哈哈兒了事。
有人說,批評之難,根源在得失。批評上級,怕影響前程,批評同級,怕關系難處,批評下級,怕影響選票。所以,誰也不批評誰,得罪人的話不說,得罪人的事不做。
“一個年輕干部,倘若身處缺少監(jiān)督與批評的環(huán)境,絕不是一件好事,這時候就更需要時刻警醒,更需要定力!鄙虾?萍键h校教授劉光華認為,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三大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之一,是中國共產(chǎn)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好人主義的盛行,帶來的是不問原則,只顧得失,不顧公正與大局,只看來頭與親疏。這種風氣,是影響年輕干部健康成長的重大消極因素。
可以說,國家藥監(jiān)局注冊司原司長曹文莊、上海寶山區(qū)原區(qū)長秦裕以及北京海淀區(qū)原區(qū)長周良洛等一批年輕干部的落馬就是明證。自稱為“天下第一秘”的原河北省國稅局局長李真,28歲即成為省委第一秘書,34歲成為全國最年輕的正廳級國稅局局長,還曾被列為國家稅務總局和河北省人民政府雙料后備干部。從呼風喚雨到最終毀滅,李真并非一日登頂。在他不斷爬升的過程中,人們看到的是所有的監(jiān)督機制都形同虛設,所有的批評都一律“失聲”,李真也一天比一天地狂傲,直至徹底迷失。
河北磁縣縣委書記李德進認為,一個人能經(jīng)常得到別人的批評,說明你諍友很多,說明人家對你寄予厚望,希望你盡早成熟起來,還說明你能干事、干得多。因為不干事,肯定不會犯錯誤,也不會得到批評。能把批評當作自己進步的良機,而不是一聽批評就跳起來,對平常人而言,需要良好的心態(tài)和個人修養(yǎng),對年輕干部來說,需要不斷加強黨性鍛煉和黨性修養(yǎng)。
“吃虧”是難得的歷練
“吃虧是!笔蔷涔旁。也許你吃了物質(zhì)的“虧”,收獲了精神的“福”,也許你吃了小虧,得到的是大福。說白了,就是要算“大賬”,別算“小賬”。共產(chǎn)黨人的“大賬”就是人民的福祉,“小賬”就是個人的得失。對成長中的年輕干部來說,“小賬”就是暫時的得失,“大賬”就是個人能力素質(zhì)的真正提高。
有人說,現(xiàn)在有些年輕干部算盤打得太精,就怕吃虧,一提做事,首先想的就是對自己是否有益。遇到困難繞著走,不攬事、不干事,唯恐自己做事露了怯,給自己的形象減了分,分分鐘都算計“投入”與“產(chǎn)出”,絕不走“彎路”,更不會走“錯路”,最終錯失了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質(zhì)的機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研究員田波認為,年輕干部,正處于成長進步的階段,如果不能正確地分析看待現(xiàn)實生活和工作中的吃虧與不吃虧現(xiàn)象,就很難正確判斷到底是吃虧了還是沒有吃虧。這種模糊的判斷又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年輕干部的價值觀,進而影響其世界觀和人生觀。
河南有個叫李天成的村官,他有一首《吃虧歌》值得年輕干部深思!爱敻刹烤蛻撃艹蕴,能吃虧自然就少是非; 當干部就應該肯吃虧,肯吃虧自然就有權(quán)威; 當干部就應該常吃虧,常吃虧才能有所作為; 當干部就應該多吃虧,多吃虧才能有人跟隨; 能吃虧、肯吃虧、不斷吃虧,工作才能往前推……”
能在艱苦的地方吃點苦,吃點虧,恰是長本事的關節(jié)點,是難得的歷練。
不成熟是必然階段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的培育成長有其自然規(guī)律,培養(yǎng)造就年輕干部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實踐,更需要時間。
可以說,無論怎樣加大力度培養(yǎng),也很難使30來歲的干部全面成熟或早熟。上世紀80年代炒得沸沸揚揚的“神童”,如今看也沒有多少被培養(yǎng)成拔尖的人才,而不少棟梁之材大器晚成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把握人的自然成長的規(guī)律,才能正確分析和理解年輕干部的不成熟,才能做到寬容年輕干部的失誤,不對他們求全責備,鼓勵他們敢于負責、大膽創(chuàng)新,并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不成熟是年輕人的階段性特征,是一個必然階段。作為年輕干部,不能自以為成熟,要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成熟,在實踐中虛心學習!敝醒朦h校黨建部教授張希賢說,年輕干部不成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基層歷練少,對國情、民情把握不夠。
近年來,各地農(nóng)村基層一線、項目建設一線、信訪崗位一線、招商引資一線年輕干部的身影逐漸多了起來,這說明在實踐中鍛煉、考驗和提高干部,始終是幫助干部成長、成熟的一個基本途徑。
正視年輕干部必經(jīng)的不成熟階段,才能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缺什么補什么。2001年,江蘇省東海縣首次公開選拔了20名大學生進村任職;連續(xù)6年共選拔114名村官下基層。如今,這114名村官到農(nóng)村任職最長的已經(jīng)8年,最短的也已經(jīng)3年。截至目前,114名村官已有56人考上了公務員,1人選調(diào)到省級機關,2人考上了研究生,6人考上了副科級后備干部,7人被提拔進入鄉(xiāng)鎮(zhèn)領導班子,至今還有42人在村里任職。
江蘇省委副書記、組織部長王國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選拔大學生到經(jīng)濟薄弱村任職只是一個源頭工程,為什么黨政干部培養(yǎng)要來自工農(nóng)和基層一線?這是中國國情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一大批了解國情、熟悉基層、服務群眾、推動發(fā)展的干部。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三農(nóng)”問題。從目前的干部隊伍來看,不少干部從校門一步邁進機關門,現(xiàn)在在中間增加一個農(nóng)門,這一路徑符合干部成長的規(guī)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