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兩名校級領(lǐng)導(dǎo)因基建項目的腐敗案落馬,引起全社會的巨大震撼。其實,熟悉高校情況的人,卻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這些年來,高校早已不是十多年前的清水衙門了,最不缺少的,就是錢。國家財政撥款多了,各種專項資金多了,尤其是過去對學生的巨額補貼轉(zhuǎn)為高額收費,因此樓堂館所一座比一座氣派。誰說中國人不創(chuàng)新求新?我們有句話,叫“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只有新東西才有氣派,才能招才(財)引鳳。尤其是新領(lǐng)導(dǎo)上臺,總要有點新氣象,舊東西左看右看不順眼,拆!
幾年前,我所在的學校先后出現(xiàn)兩座號稱“亞洲第一”的教學樓。今年,還有相當多教室因自習學生實在太少,為節(jié)約用電而關(guān)閉。學校曾有一座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老校門,四個大四方柱的門墩與蘇聯(lián)式的主樓相配,不失典雅與端莊,近半個世紀里一直是學校的標志。可后來新校長上任,還是忍不住折騰起來,花了上千萬元,立起一座流行于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那種校門,其顯著特征是校名仰臥橫躺在大門前。
中國高校在校門上大做文章早就不是新鮮事,各種式樣與國際接軌、豪華程度卻是世界罕見的校門在中華大地上爭奇斗“酷”;ㄙM多少估計沒有細算過,項目如何立項、錢如何花恐怕也是一筆糊涂賬。
大學的支柱是人們的智慧追求,是人們的內(nèi)在涵養(yǎng),是迷漫在校園里的文化氛圍,因此大學人的自信無需外表與門面的支撐。然而,中國的大學卻最需要門面與排場的支撐,近年來大樓之氣派,裝飾之豪華,廣場之空曠,場面之囂張,令十年前畢業(yè)出去的學生目瞪口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學的內(nèi)在文化是空洞的、虛無的。
我去過歐洲最古老的中世紀大學,在意大利的博羅尼亞,那里的磚式建筑很多已非常老舊了,有的只剩下殘垣斷壁,實在撐不起來的,才搞一根水泥柱頂起。而與這種外表上的“窮酸”相配的是,每一座建筑里面,卻有豐富得令人嘆為觀止的內(nèi)容。我隨意進入一座地質(zhì)學博物館,里面濃縮了全球所有的地質(zhì)奇觀,甚至可以找到我家鄉(xiāng)湖南某地的石頭標本。在另一個陰暗窄小的空間里,我看到兩座真人大小的雕像,走近一看,一個是但丁,一個是哥白尼,都是該校校友,這要在我們這里,得專門建兩個巨型廣場才容得下!
多少高校動輒幾千萬、上億元的工程,有多少真正澆灌到了大學精神的根基上,落實在教師們的學術(shù)研究上,落實到大學生心智的成長過程中?你若了解高校里普通教師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工作,就知道那些真正有內(nèi)容的事情往往是缺錢的。
就在武漢大學,幾年來,我應(yīng)學生邀請,去作過不下十次講座。這些學生組織都由學校相關(guān)機構(gòu)的指導(dǎo)和管理,卻沒有得到相應(yīng)的經(jīng)費,別說講酬,多數(shù)時候還要主講人自己負擔往返的車費。其他高校的情況也大致類似。那些受邀請的老師,有了學生的掌聲,自然也心甘情愿,幾乎沒有人會因為無分文報酬就不去。然而,越是受人歡迎的老師,越要經(jīng)常奔走于各高校的講壇,長期要付出正常工作之外的時間精力,甚至還要自己倒過來付費,最終會被拖得疲憊不堪,難以為繼。
學生歡迎的第二課堂本來應(yīng)當是一種常態(tài),這是他們作為一個大學生,尤其作為大學生組織的特權(quán),而不是管理機構(gòu)的開恩。早期博羅尼亞大學,校長就是學生會的會長,請哪些老師講課,怎么付講酬,都是會長與老師商議決定。學校應(yīng)當制度性地支付學生們充分的活動經(jīng)費,這是國家經(jīng)費、學生學費的正當用途。真正的現(xiàn)代大學,專業(yè)也是自選的,大多數(shù)課程都是選修課,聽講座更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中國高校極少真正的選修課,大多數(shù)課程都是強加的,因而令人生厭。
十多年前,我主持學校的人文講座,三年里共辦300多期,卻只花了學校6萬多元(如果按常規(guī)支付講酬,每人次20元,至少也得240萬元)。而新千年來臨之際,學校花40萬元辦了一場演唱會,邀請一些娛樂媒體炒出來的二三流歌星和主持人,每人數(shù)萬元出場費。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這些年,無數(shù)場熱鬧張揚的校慶紛紛上演,大學為此一擲千金。在一場場娛樂狂歡的背后,大學精神如同那滿地的紙屑被拋灑、被遺棄、被掃掉。大學教授竟以與二流三流的歌手站在一起為榮耀,大學精英們需要娛樂明星的光芒來襯托,可見作為一個民族智慧燈塔的大學,已經(jīng)淪落到何等地步,作為社會理性與良知代表的學術(shù)領(lǐng)袖,自卑、空虛、無聊到何等程度。
奢華與小氣,如此奇怪地雜合在中國高校里。多少大型建設(shè)項目純粹是花架子,有多少錢在花架子背后的腐敗中漏掉,又有多少需要滋潤的智慧孕育在干涸中夭折,原因在哪里?很簡單:所有的奢華都是背靠不受制約的權(quán)力,與之相伴隨的總是個人的貪欲與腐。凰械男舛际轻槍o權(quán)無勢的普通師生,哪怕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最緊迫的工作需要。
再給這一結(jié)論作一簡單注腳。我唯一一次獲得的公派出國作訪問學者的機會,教育部只提供一張往返機票,其他分文不給,得自掏腰包?赡菑埻禉C票,卻高出市場價一倍以上(還有更高的)。對此,包辦機票的留學服務(wù)中心的解釋是,多出的錢由咱中國自己的航空公司賺了,肥水沒流外人田!
人們忘記了,真正的大學是一個文化機構(gòu),錢買不來大學精神,但錢必須用在正道上,否則將是一個民族靈魂深處的致命傷害,因為大學生是民族的未來。 姚國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