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4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24日刊出社論說,兩岸政策是臺灣不能回避的重要課題,今日不解決,明日還是要面對。政策辯論而非口水謾罵,只是島內民眾對“朝野”政黨最低限度的要求,都須嚴肅看待,因為這攸關臺灣發(fā)展未來,甚至臺灣的生存。
文章摘編如下:
去年此時,馬英九特別要求當局團隊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溝通,首份當局說帖出爐。一年過去了,ECFA到底是什么?島內多數民眾有聽沒有懂。
根據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所做最新民調,在知道兩岸要簽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七成多民眾中,只有三成三自認了解其內容,照馬當局的既定時程,二個多月后,這項協議就要簽訂!俺啊睂φ咿q論你閃我躲,將政策作為政治或選戰(zhàn)工具,既無益于臺灣發(fā)展,遑論凝聚民眾共識。
兩岸開放二十多年,民間交流如江海難擋,政治從敵對到和解,經濟從隔絕到相互依存,偏偏兩岸對峙一甲子造成特殊的歷史情境,并形塑臺灣內部“統獨”難容的奇特氛圍,這個氛圍隨著政治開放卻愈見緊繃。如果“統獨”論調僅止是選舉或政治語言,問題還沒這么大,但是當“統獨”思考可能左右所有的政策時,“朝野”政治領袖必須意識到:他們的唯“統獨”論的政治立場,已經替臺灣套上一個難解的困境。
在當局反復溝通,頻頻推出新說帖的同時,曾經“執(zhí)政”八年的“在野”政黨,除了“賣臺”兩個字,也講不出反對的具體理由,從大陸勞工到仍在限制之列的大陸農產品,馬當局公開宣示多次“不開放”,民進黨人照樣以此作為批評與反對的理由。
當局“行政院長”吳敦義點頭應允“朝野”辯論,根據民調顯示,民眾最期待民進黨出馬辯論者就是黨主席蔡英文。蔡英文從李登輝時期就是安全幕僚,扁當局八年又歷任“陸委會主委”與“行政院副院長”,思路清晰,口才便給,又熟悉兩岸政策的來龍去脈,確實是最適合的辯論人選,遺憾的是,蔡英文對辯論始終閃躲。
去年底馬英九接受訪問時即直接表明,愿意與蔡辯論,辯論ECFA也可以;蔡主席的反應卻是,內涵都搞不清楚的東西怎么辯論?如今,面對強烈要求辯論的民調,蔡英文的幕僚又拋出,蔡辯論的對象是馬,至于吳“揆”要辯論,派民進黨政策會執(zhí)行長柯建銘出馬即可,柯建銘在民進黨內資歷豐富,毋庸置疑,但柯建銘不擅于論述,卻也眾所皆知,民進黨此舉已經不只是怯戰(zhàn),而是搗蛋了。
兩岸政策是臺灣不能回避的重要課題,今日不解決,明日還是要面對,政策辯論,而非口水謾罵,只是民眾對“朝野”政黨最低限度的要求,“朝野”兩黨藍綠領袖,都必須嚴肅看待,不能只視為選戰(zhàn)策略操作,因為這攸關臺灣的發(fā)展、臺灣的未來、甚至臺灣的生存。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