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系。)
又傳海外華人內斗惡聞。據中新社電,南非美麗的海濱城市開普敦近日發(fā)生一起血案,5名來自福建的華人遭同鄉(xiāng)砍傷。
這宗血案不是當地人滋事引發(fā),而由同鄉(xiāng)制造;不是口角之爭,而是地盤之爭。地盤之爭,半個世紀前在中國大城市司空見慣;遺憾的是,如今在不少海外華人中仍屢見不鮮。在南非,這樣的事情已發(fā)生多起。去年10月,在維特班就發(fā)生過因強占地盤而引發(fā)的惡性傷害案件,翁某和林某涉嫌指使他人毆打同胞并致傷。時隔不久,受害者的商店又遭他人縱火。
地盤之爭,表面上是生意之爭,實質是惡性的利益競爭。不管在中國還是在海外,經商都有個競爭問題。按一定游戲規(guī)則,以誠實經營進行競爭,是文明競爭,這會鼓勵人上進。假若畫地為牢加暴力威脅,必然是滑向惡性競爭,訴諸暴力甚至大打出手,往往埋下禍根,不服者伺機報復,千方百計摧毀對手,后果堪憂。
海外華人地盤糾紛不斷,盡管有多種原因,但“弱肉強食”的舊文化觀念影響是最突出的。有的人經營本事欠缺,不自找原因卻抱怨別人,看到人家的進步不自我鞭策,而投以忌妒。
對這類問題,先哲們都有獨到之見。比如,“桐城六尺巷”就是著名典故。說起六尺巷的成因,要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發(fā)生于安徽桐城的一樁鄰里糾紛。據桐城派后期代表作家姚永樸所著《舊聞隨筆》和《桐城縣志略》等史料記載:清張文端公(張英)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于都,公批詩于后寄歸,云:“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吳氏感其義,亦退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
這個故事說的就是面對利益之爭,必要時適當讓步是高招。商人之間互諒互讓不但可避免惡性事件出現,且有利于共同發(fā)展。面對南非華商地盤之爭,筆者感慨進言:學學“桐城六尺巷”,互讓三尺又何妨?
(摘自美國《僑報》;作者:一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