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東京七月九日電 日本廣島高等法院今天對二戰(zhàn)期間被強擄至當?shù)仉娏υO施建設現(xiàn)場從事苦役的五名原中國勞工和遺屬提起的上訴作出判決,判令相關(guān)責任企業(yè)西松建設(當時的西松組)對原告作出總額二千七百五十萬日元的賠償。
這是日本的高等法院首次支持中國勞工原告的索賠要求,并使得此前一直被日方被告用作法律武器的“時效壁壘”得以突破。
目前處于在日訴訟過程中的原中國勞工索賠案共有十多起,在地方法院的一審判決中,已經(jīng)有判令日本政府和企業(yè)進行賠償?shù)呐欣,但在今年早些時候福岡高等法院作出的日本高等法院對這類索賠訴訟的首次判決中,盡管認定了當年日本政府和企業(yè)合謀強擄并酷使中國勞工的事實,卻仍然以“時效”為由,駁回了中國勞工的索賠要求。
廣島高等法院今日作出的判決中,認為強擄勞工和迫使強制勞動,是明顯的侵犯人權(quán),給原告造成了極大傷害。被告方的行為明顯違背了正義,不得以“時效”為由逃脫責任。
此間有關(guān)輿論指出,日本的高等法院首次判令被告進行賠償,并對原告所處的實際情況予以理解,超越了時效障礙,這對各地正在進行的同類原中國勞工索賠訴訟將會帶來很大影響,并且促使日本政府和相關(guān)企業(yè)在戰(zhàn)后將近六十年的今天,能夠走出“時效壁壘”,考慮根本的解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