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畫面,你肯定不會陌生:地震或者海嘯剛剛過去,身穿醒目橘紅色隊服的中國國際救援醫(yī)療隊隊員,在一片狼藉的瓦礫和廢墟中,手里拿著紗布和止血帶,為渾身是傷的災民包扎傷口。
到目前為止,這支由武警總醫(yī)院醫(yī)護人員組成的、我國唯一的國際救援醫(yī)療分隊已經參加過9次國內外重大災難的救援。他們以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在世界災害救援的舞臺上,為中國軍人和醫(yī)務工作者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帶著好奇,記者走進了這支特殊的隊伍。
國際救援得通過聯合國的考核
2000年5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在唐山全國防震減災工作會議上,正式宣布組建中國國際救援隊。按照“一隊多用、專兼結合、軍民結合、平戰(zhàn)結合”的方針,由國家地震局、解放軍某工兵團及武警總醫(yī)院共同組成一支反應迅速、機動性高、突擊性強,能隨時執(zhí)行緊急救援的國家級現代化救援隊。
地震局作為牽頭者負責整個國際救援隊的協調工作,并派出專家為災害現場的搜救工作提供相應的地質學和工程力學技術支持。工兵團的戰(zhàn)士主要負責救援中的搜索和營救工作。而為中國國際救援隊培養(yǎng)和輸送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則由武警總醫(yī)院承擔。
2001年4月,作為中國國際救援隊的重要分支,由13名隊員組成的“中國國際救援醫(yī)療分隊”正式組建。
但是,并不是一個國家的國際救援隊一成立,就可以到受災國家去執(zhí)行救援任務。每個國家的救援隊都必須通過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的考核,才有資格到其他國家去參加災后救援工作。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編定了一本《國際災害搜索與救援指南》,對國際救援隊的人員配置、到達災害現場后的救援程序、相關標志的使用等都做了系統的要求,為全世界的救援隊樹立了標準。
2002年,中國國際救援隊在上海進行了現代城市搜救演練,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亞太區(qū)小組全程觀看了此次演練,并宣布,中國國際救援隊已達到國際救援的各項要求,正式成為國際救援大家庭的新成員。
隊員年齡小于35歲
對于國際救援隊隊員的年齡,聯合國《國際災害搜索與救援指南》中建議,所有國際救援隊的隊員的年齡不得超過35歲。災難救援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作,對人的體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武警總醫(yī)院也是從院里35歲以下的醫(yī)護人員中挑選隊員。
一般來說,地震和海嘯都會造成建筑物大面積倒塌,人很容易被砸倒并造成骨折。另外,大部分災民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外傷。因此,武警總醫(yī)院最初主要從急診科和骨科來選擇隊員。
考慮到女性體能較弱,中國國際救援醫(yī)療分隊的首批13名隊員全部是男醫(yī)生。
“但是,經過兩次出國救援行動,大家感覺到在災后救援中更多的是護理工作。這方面,畢竟不是醫(yī)生的強項。而且,在印度尼西亞這樣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救援,男醫(yī)生為女病人看病非常不方便。所以,在2004年的印度尼西亞海嘯救援中,我們第一次派出了4名女隊員。”中國國際救援醫(yī)療分隊的首批女隊員高歌告訴記者。
有資格證書才有資格救援
現在,中國國際救援醫(yī)療分隊共有23名長駐隊員,他們全部拿到了“SOS現場急救資格證書”!癝OS”是一個向全球提供急救醫(yī)療培訓的跨國公司,在全球很多國家都設有急救培訓基地。一般的醫(yī)生和護士經過大約60個小時的培訓,就可以得到初級認證,每人每小時的培訓費用為80美元。
“SOS”主要訓練學員如何在多個國家協同的情況下開展救援工作。高歌告訴記者,“它教授的技術是通用技術,包括大規(guī)模災害救援現場的傷員的診斷、處置,搬運傷員、包扎傷口等等。你在北京學的技術,拿到美國去用,完全沒問題!
培訓結束后,“SOS”會舉行考試,考試的內容在國際上是統一的。通過考試后,就可以拿到它頒發(fā)的“SOS現場急救資格證書”。“全世界有40多個國家承認這個證書。有了這個認證,你到別的國家去實施救援時,人家就會允許你行醫(yī),而不會擔心你草菅人命。”高歌說。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