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廣州著名老建筑大鐘樓(粵海關大樓)。 中新社發(fā) 陳國華 攝
中新社廣州11月8日電 (索有為 付寧陽 何沛沛)久違的廣州百年大鐘鐘聲8日上午再次鳴響,飄蕩珠江河畔。廣州海關稱,從8日起,亞運會期大鐘每逢正點都將敲響,每過一刻鐘還將響起悠揚的《威斯敏斯特》(西敏寺)音樂。
大鐘樓建成于1916年,曾是廣州海關及其前身“粵海關”的辦公大樓。開關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粵海關,是中國最早設立的海關之一,也是一口通商時期中國唯一署理進出口貿易的海關,更是廣州作為著名通商口岸和世界貿易體系中心城市的重要見證者。
大鐘樓的鐘聲是幾代廣州人的集體記憶。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大鐘樓每逢正點報時,如今僅僅在一些重大節(jié)慶期間才會敲響。大鐘最初報時所用歌曲為國際流行報時音樂——《威斯敏斯特》(西敏寺),至上世紀60年代時改為《東方紅》。
據介紹,大鐘樓為迎接亞運重新裝扮。此外,在大鐘樓后花園內,2010年8月才“重見天日”的一口古井也正式對外開放。據考證,此水井是民國時期海關用于日常生活、消防的水源。修葺一新的古井口邊樹立起雕塑、安裝手壓水泵,觀眾還可體驗當年海關的工作、生活場景。
中國海關博物館廣州分館就座落在“大鐘樓”內。作為中國內地唯一的海關博物館,該館2007年12月28日建成開放,展出來自國內外的海關文物1000多件,其中有1878年由海關代辦發(fā)行的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李鴻章親筆題寫的“津海新關”牌匾、毛澤東親筆簽發(fā)的第一任海關總署署長孔原的任命書等珍貴文物。(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巫峰】 |
專題:第16屆廣州亞運會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