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見聞)敦煌元宵古風煥發(fā)絲路新浪漫
中新社蘭州2月24日電 題:敦煌元宵古風煥發(fā)絲路新浪漫
中新社記者 馮志軍
“春節(jié)隆重,元宵熱鬧?!?4日,是中國傳統(tǒng)元宵節(jié),一大批傳承千百年的傳統(tǒng)文化民俗活動,在甘肅古郡敦煌多個景區(qū)集中亮相,平日里難得一見的豐富非遺展演引得當?shù)厝f人空巷。
舞龍、舞獅、秧歌、威風鑼鼓、高蹺、旱船、跑毛驢兒、太平車、豬八戒背媳婦、鑼鼓隊……當日午后的敦煌街頭,迎來近年當?shù)匾?guī)模最大的“全民狂歡”活動,吸引數(shù)萬人參與。歡鬧元宵的鑼鼓響天震地,敦煌壁畫中的鼓和舞也被編排進非遺民俗展演,由敦煌飛天領銜的文化藝術燈展與之相映成趣。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作為中國農歷新年的第一個滿月之夜,自古被賦予美好、浪漫、圓滿的寓意?!霸鼰魰?,長安第一,敦煌第二,揚州第三?!薄杜f唐書·地理志》如此記載。
“心心念念的敦煌承載了太多傳統(tǒng)文化時尚,到此仿佛穿越時空,夢回千年?!眮碜越K的“95后”游客趙涵觀看過敦煌非遺展演后,期待夜幕降臨后千年非遺“打鐵花”流光溢彩的視覺盛宴,在月牙泉畔觀賞圓月的絲路浪漫,以及“上元市集”里漢唐古風的“劇藝食趣”等。
據(jù)敦煌市文化館介紹,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敦煌不僅將曲子戲、三弦彈唱、小社火等人間萬象記錄于壁畫之上,還以多種形式世代相傳,形成了種類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這些古老的藝術流淌至今,依然充滿了活力。
比如已有上千年歷史的敦煌民間絕技“打鐵花”,在焰火技術尚不發(fā)達的過去,實際就是由金、銀、銅、鐵、錫五門工匠自制的一種“土煙花”。據(jù)介紹,在榆林窟第3窟《千手千眼觀音經(jīng)變》壁畫中,就有兩幅《鍛鐵圖》;藏經(jīng)洞出土的唐代文獻中,也有關于元宵節(jié)燈火和煙火的記載。
記者24日從敦煌研究院獲悉,民間“小初一,大十五”之說并非空穴來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元宵佳節(jié)誕生,東漢明帝時期形成“上元燃燈”的風俗。唐代正式確立此日為官方節(jié)日,當夜天子與官民同歡,燃燈祈福,熱鬧非凡。
據(jù)介紹,繪制于唐代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的敦煌壁畫《舞樂圖》,畫面以燈樓為中心,兩側立有燈輪,還有天女燃燈,描繪的正是盛唐宮廷夜宴歌舞升平的熱鬧景象。據(jù)推測,這種燃燈萬盞的場景可能發(fā)生在元宵節(jié),也就是上元燈會。
受中原上元燃燈之風的影響,敦煌一年一度的燃燈儀式也相當隆重。據(jù)敦煌文獻記載:正月十五這天,上自最高官員、下至道俗士庶,全城奔赴莫高窟,設供焚香、燃燈誦佛、振鐘鳴樂,既有齋會活動的肅穆,亦有全民同樂的歡悅。
“初入三春,新逢十五。燈籠火樹,爭燃九陌;舞席歌筵,大啟千燈之夜?!倍鼗臀墨I寥寥數(shù)語的記載,反映了晚唐敦煌民間上元夜“火樹銀花合”“九陌連燈影”的盛況。
敦煌研究院表示,經(jīng)過東漢至魏晉南北朝的發(fā)展演變,祭祀太一(漢代國家祭祀的天帝、至高神)的風氣逐漸消失,燃燈禮佛的習俗逐漸興起。到了隋唐,上元夜燃燈的風氣,更加興盛,但其性質除了禮佛求福,更成了游戲熱鬧的節(jié)日。
一位敦煌市民向記者表示,盡管一些古老的敦煌習俗,在當下鬧元宵中已很難再看到,但敦煌文化卻以另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更頻繁地出現(xiàn)在敦煌的經(jīng)濟社會活動中,并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視為潮流和時尚。(完)
- 專題:2024年新春走基層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10:11:46
- 2024年12月22日 09:21:13
- 2024年12月22日 09:17:16
- 2024年12月22日 09:16:44
- 2024年12月22日 09:08:28
- 2024年12月21日 18:24:20
- 2024年12月21日 14:15:48
- 2024年12月21日 12:39:30
- 2024年12月21日 00:32:32
- 2024年12月20日 14: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