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欧美,在线欣赏黄色αⅴ网站,国产一级淫,五月天激情婷婷婷久久,免费无码的黄色av,日韩国产操逼av,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一場“部長通道”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開幕會結(jié)束后舉行“部長通道”采訪活動,邀請部分列席會議的國務(wù)院有關(guān)部委負責人接受采訪。

分享到:
直播摘要
圖文滾動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4 17:06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1:00
    主持人:
    大家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现在开始。大会新闻中心邀请了三位部长接受大家的采访,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三位部长分别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下面,我们首先请工业和信息化部金壮龙部长。请大家提问。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1:18
    新华社记者:
    金部长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请问,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能否介绍一下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推动工业稳增长?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1:19
    金壮龙:
    首先,感谢媒体朋友们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心和支持。大家都知道,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我国工业经济总体回稳向好。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了40万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3.6%,工业在宏观经济大盘中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显现。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在整个GDP中占27.7%,我国制造业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大家很关心今年的经济发展情况。从经济运行态势分析,今年1月份、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都在50%以上,说明制造业处于景气区间。从企业的用电、用工、物流这些指标分析,我国工业处于回升向好态势。
    刚才《政府工作报告》已经部署了今年的经济发展任务,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今年工业经济发展有不少有利因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会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释放产业升级动力。今年工业经济有望回升向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下一步,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促进重点行业的增长。工业行业中有一部分行业规模比较大,占GDP比重在1%以上,比如电子、汽车、钢铁、有色、石化等行业。这些行业对稳增长十分重要,我们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稳住这些行业。
    第二,加大投资。“十四五”系列规划已经部署了很多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我们要实施好,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推进产融结合,鼓励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同时,做好外资项目的服务和保障,鼓励外资扩大在华投资。
    第三,扩大消费。首先要稳住新能源汽车大宗消费,同时继续开展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动制造业“三品”行动,就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第四,发挥地方积极性。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巩固提升出口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新的增长极。支持东北地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协同效应。今年有个好现象,各个地方对制造业投资进一步加大。我们要鼓励工业大省勇挑大梁,支持各地加大制造业发展,为稳增长多做贡献。
    谢谢大家。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1:3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请问金部长,工信部在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1:34
    金壮龙:
    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正在加强顶层谋划,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指导意见。大的方向是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使我国传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下一步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在高端化方面,一手抓基础支撑,一手抓高端装备引领,也就是说一个“顶天”,一个“立地”,重点实施好两大工程。一是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我们要突破一批基础元器件、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二是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要在大飞机、工业母机、深海装备、医疗装备、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标志性的重点产品。在智能化方面,我们有顶层规划,要实施“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打造一批智慧供应链。在绿色化方面,总体上是“1+4”,“1”即总方案,工业领域碳达峰方案;“4”即四个行业,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这四个行业都制定了碳达峰方案。通过顶层设计我们已经明确了工业碳达峰的目标、任务、途径和措施,下一步就是要一件一件抓落实。
    这里有几个举措:首先,实施节能减碳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同时要推广应用节能减碳技术,做大绿色环保产业。另外,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比如大家关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废钢、废纸这些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谢谢大家。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1:39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5G是新基建之首,大家对5G带来的改变充满期待。请问,今年5G发展有何目标?工作重点是什么?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1:45
    金壮龙:
    大家非常关心5G的发展,我国移动通信走过了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发展历程。可以这么说,现在已经进入5G时代,我国已经建成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现在我国5G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基础设施方面,以5G基站为例,我国已经建成了超过234万个5G基站。从应用方面来说,比如5G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了5.75亿用户;在行业应用方面,大家知道我们国民经济有97个大类,一半以上用了5G。大家用得比较好的,比如在采矿、港口、电力、大飞机制造等都应用了5G。
    下一步的重点是保持5G良好发展势头,具体举措用三个字概括:建、用、研。“建”就是多建基站,今年将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个,今年将超过290万个基站。建了基站以后,重点在几个方面改善,在城市地区,现在很多城市已经有5G,我们主要是要覆盖得更好。在农村地区,现在实现了县县通5G,下一步继续延伸,这样就覆盖的更广,在工业园区要覆盖的更深。“用”即扩大5G应用,要实施“5G+”行动计划。刚才说国民经济的大类中要扩大应用规模,除此之外还要在制造业上下更大功夫。“5G+工业互联网”的赋能对制造业跨越式发展非常重要,我们计划“十四五”期间建1万个以上的5G工厂。“研”,从5G发展过程来看,发挥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作用,现在看来效果很好,所以我们正在总结推广5G经验,支持产业界组建了6G推进组,代号“IMT-2030 ( 6G)推进组”,这个推进组已经在开展工作,我们要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产学研用集中发力,加强国际合作,加快6G研发。
    谢谢大家。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1:55
    主持人:
    下面,有请科技部王志刚部长。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2:38
    人民日报记者:
    近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请问加强基础研究对于建设科技强国有哪些方面意义?科技部如何推动加强基础研究这项工作?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2:41
    王志刚: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要求加强基础研究。这是我们党把握科技创新规律的一个新认识,也是我们国家当前发展阶段对基础研究这个源头活水总开关,对于底层技术、底层逻辑,所谓黑科技、硬科技有更大需求,也是我们国家在科技创新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历史性、现实性的要求。
    刚才提到怎么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把基础研究摆在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面向”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认真落实“四个面向”,按照这几个方面推进工作。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2:55
    王志刚:
    一是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连续四年超过6%,与全国研发投入相比,基础研究投入增速更快。二是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基础研究的能力建设也是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数学研究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基地和平台建设。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基础研究属于科技创新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也应该进行顶层设计,我们发布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同时围绕加强基础研究在创新环境建设、人才评价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基础领域的研究,往往路径不清楚、方法不确定、失败率比较高。对于这样的研究工作,我们要努力推动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坐冷板凳的科研环境,对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支持方式、研究生态,要给予更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安排。我们在这些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同时,在评价方面要体现分类评价的原则,对于基础研究的评价和对应用工程的评价,有共性的地方,但同时要有所区别。基础研究讲求十年磨一剑,坐稳坐住冷板凳。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2:56
    王志刚:
    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通过基础研究才能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变未知为已知。这些年我们关注几个方面问题。第一个问题,基础研究的问题怎么提准。基础研究前沿是大家没有走过的路,怎么把问题提准,它是一个科学问题,并且是重大科学问题,这是科学家要面对的重点、难点。第二个问题,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是非常难得的。怎么解一道数学难题,一个现象怎么发现,怎么总结其中规律,一项科研过后怎么把方法总结出来,这些都是科研最难的地方,都要依靠人,然后才是成果本身。第三个问题是怎么样有个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研究更需要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包括国际同行的交流。最后一个问题,是基础研究的底层逻辑。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一定要把方法论、科研范式搞清楚。这几方面是科技部在工作中非常关注的,然后才是基础研究、前沿探索的成果。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3:01
    王志刚:
    这些年,我们确实取得了不少重大基础研究成果,比如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现在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科技可以将它经过一定的工艺、一定的反应,变成工业淀粉。我们在贵州的FAST发现了700多颗新脉冲星,这是基础研究关注问题和基础研究中涉及到的观测分析技术突破,交叉融合形成的创新成果。所以,基础研究的问题提出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一个是好奇心驱动,一个是在技术创新、应用方面遇到的难题,从基础上找原理、找方法。
    下一步,我们认真落实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特别是在基础研究方面一系列的重大战略部署。一是加强由好奇心驱动,进行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二是加强由国家战略目标驱动,进行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三是加强市场驱动,进行应用型基础研究。这样使得基础研究成体系布局、成系统推进,使得我们的基础研究与国家战略、与国家发展目标真正结合起来,而且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3:03
    科技日报记者: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请问,科技部将如何进一步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3:04
    王志刚: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我们提了很多年。党的二十大提出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这使得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角色、使命、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要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它也是科学研究主体,在新方法提出、新科研范式形成、新领域研究、新现象解释等方面,以及这些成果怎么转化成技术、转化成高科技产业的各个阶段,都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科技要在整个人类进步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国家安全等方面起关键作用,科技的颠覆性、扩散性、渗透性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这些都需要企业来做。
    科技部一直在积极推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在企业设立全国重点实验室,在企业设立技术创新中心,同时在科研项目申报、科研项目承担中充分发挥企业作用,核心就是要在科技重大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这四个方面都把企业作为主体。只有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成果应用的主体,才能使企业从源头全过程参与,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都能发挥主体作用。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它是一体的。
    下一步,科技部会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支持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要努力形成一种生态,有利于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生态,就是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同时不管是国有、民营、大中小微企业,只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技来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科技部都会全力支持,而且在权利、机会和规则三个方面平等支持。
    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3:06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
    ChatGPT是近期国内外市场高度关注的热点,国内企业也宣布有相关业务布局。请问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何考虑,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3:07
    王志刚:
    ChatGPT出来以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实际从技术本身源头来讲,它叫做NLP、NLU,也就是自然语言处理和自然语言理解,这两方面已经研究了很多年。ChatGPT之所以引起关注,在于它作为一个大模型,有效结合了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它的计算方法有进步。同样一种原理,在于做得好不好。比如发动机,大家都能做出发动机,但质量是有不同的。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是要做到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从这一点看,ChatGPT在技术进步上,特别是保证算法的实时性与算法质量的有效性上,非常难。我们通过计算是可以把人的自然语言进行理解并且进行对话,但是要达到实时效果是不容易的,这方面OpenAI有它的优势。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作了很多布局,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进行了很多年,并且有一些成果,但目前要达到像OpenAI的效果可能还要拭目以待。我们也希望,中国的企业也好,国外的企业也好,大家在人工智能领域能够有更多的好成果。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怎么样规范科技伦理,趋利避害。
    总的来讲,AI这个领域是大方向、大领域,并且它的影响绝不仅仅在科技领域本身,可能还涉及在其他领域的赋能应用。这方面科技部已经作了很多部署:包括AI本身技术发展的一些课题,已经部署了很多年;中国首先提出AI治理方面的“八项原则”;在AI转化应用方面最近推出智能码头等若干个示范应用场景,推动AI转化应用。
    我们希望,既通过科学研究、技术牵引,也通过场景驱动、用户需求,把它结合起来,使得AI不仅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科技作出贡献,也希望从事AI研究、转化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自身能够有更好的进步和发展,为推动AI发展、以及为国际社会作出中国贡献。
    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3:08
    主持人:
    有请生态环境部黄润秋部长。
  • 中新网报道
    2023-03-05 13:09
    光明日报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问,您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部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方面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谢谢。
  • 加载更多

相關(guān)直播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fù)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