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欧美,在线欣赏黄色αⅴ网站,国产一级淫,五月天激情婷婷婷久久,免费无码的黄色av,日韩国产操逼av,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2025年04月10日 星期四

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zhì)量發(fā)展”系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工業(yè)和信息化部)

國務(wù)院新聞辦公室于7月5日上午10時舉行“推動高質(zhì)量發(fā)展”系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出席介紹情況,并答記者問。

分享到:
圖文滾動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4 18:2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7月5日上午10时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0:13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先生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先生,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先生。
    下面,首先请金壮龙先生作介绍。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0:45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金壮龙: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心和支持。
    党的二十大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强调“两个必保,一个是粮食饭碗中国必须端牢,再一个制造业必须筑牢”,要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去年9月,党中央召开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强调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总体目标、方向路径、战略任务、重点领域和方法原则,为我们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与各方一道,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我在这里简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工业的总体情况。
    形成了全、多、大的独特优势。用三个字概括,一个是“全”、一个是“多”、一个是“大”。“全”就是体系全,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多”就是品种多,各种制造业都有,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大”就是规模大,2023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9.9万亿元,占GDP比重31.7%,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6.2%,占全球比重约30%。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5.7%,装备制造业占比达33.6%。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0.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2.9%。人工智能正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培育421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绿色制造加快推进,“十四五”前两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6.8%。2021-2023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3%。2023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约22亿吨,利用率达到54%。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0:45
    金壮龙: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布局建设了30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覆盖动力电池、人形机器人、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建立2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78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别是我国部分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大家都知道的C919大型客机已经有6架交付东航,已经开通了上海飞北京、西安、成都、广州的航线。ARJ21新支线飞机共交付139架,其中交付海外3架。大家都知道的国产第一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投入商业运营。“嫦娥六号”实现了月背采样返回,6月28日国家航天局举行了月球样品交接仪式,一共1935.3克样品。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投入使用,智能6行采棉机实现量产。
    企业实力也不断增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0.1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3万家。产业链骨干企业加快壮大。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
    这几年,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比较快,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83.7万个,占全球比重还是比较高的,达60%以上,实现了“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工业互联网初步建成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五大体系。商用牌照发放5年来,5G应用已经融入千行百业,在工业、电力、矿山、医疗、教育等领域实现规模推广。
    我国工业发展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总体上讲,仍处在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基础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突出短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我们将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真抓实干,善作善成,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在这里先简要介绍这些。接下来,我和我的同事很高兴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谢谢大家。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0:46
    寿小丽: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0:46
    第一财经记者: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今年以来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快增速,5月出现了回落,请问您如何看待当前工业经济形势?下阶段工业稳增长政策将如何加力?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0:47
    金壮龙: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都非常关心工业经济的发展,刚才我已经介绍了,去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1.7%,应该说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实现了良好开局,呈现了持续回升向好态势。特别是今年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比2023年加快了1.6个百分点。5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0%。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扎实推进稳增长、保安全、促升级,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我们继续抓好十大重点行业的发展。十大重点行业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电子,这些行业规模大,带动性强,关联性比较高,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在70%左右。去年我们制定了十大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今年要继续推进政策落实,不断培育增长新动能。
    其次,我们鼓励支持工业大省“挑大梁”。江苏、广东等10个工业大省的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国比重超六成,对稳定工业经济大盘十分关键。今年前5个月,10个工业大省的增速都高于全国。另外,我们也特别关注50个工业大市,这50个工业大市中有10多个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将继续支持工业大省、工业大市巩固优势、勇挑大梁,支持各地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除了工业大省、大市外,其他省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行业,我们也要因地制宜支持他们。同时我们特别关注一批工业大县的培育。我们将继续支持东北和中西部省份办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落地一批重大项目。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0:57
    金壮龙:
    第三,我们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落实落细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推进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和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我们还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我们要继续发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作用,引领带动社会资本投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我们还将在优化制造业企业发展环境上下更大功夫。围绕释放经营主体活力,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我们要扎实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围绕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开展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全国行活动,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智能家电等优质产品下乡。围绕释放产业升级动力,坚持新老并举,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这个问题我就先回答这些,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0:58
    中宏网记者:
    中央部署推动了大规模设备更新。请问,工信部如何抓住新一轮工业设备更新机遇,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快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0:59
    金壮龙:
    这个问题请辛国斌副部长回答。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0:59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辛国斌:
    大家平时往往比较看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颠覆性技术发展,感谢您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心。通常所说的传统产业是指那些产业发展时间较长、产业体量规模较大、市场需求广、吸纳就业能力强、以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为主的产业。这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主要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这些产业的增加值、营收、利润、用工人数等主要指标都占全部制造业的80%左右,生产的产品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因此说,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盘。对这些传统产业,我们要推动其转型升级,绝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去年以来,工信部会同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要着重抓好这两个文件的落实,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支持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让这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使之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0:59
    辛国斌:
    在设备更新方面。聚焦重点行业坚持市场化推进、标准化引领,实施先进设备和软件一体化更新提升行动,淘汰一批低效老旧设备。
    在工艺升级方面。持续推动产业科技创新,鼓励面向传统产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工艺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在数字赋能方面。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等智能装备,支持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供应链和数字园区。
    在绿色发展方面。扎实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快电机、锅炉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扩大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应用,建设一批绿色工厂,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在安全保障方面。加快石化行业老旧装置综合技改,民用爆炸物行业的“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机器人替人”,加大制造业安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力度,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我就简单回答这些。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1:00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中国已建成技术领先的5G网络,从企业到老百姓都有实实在在的体会,能否介绍一下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整体情况,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在哪些方面?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1:03
    金壮龙:
    谢谢您的提问。刚才我在介绍中也说到,现在我国信息通信业这几年发展比较快,5G商用发展成效也比较好。这个题目请总工程师赵志国先生回答。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1:04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 赵志国:
    谢谢你的提问。正如大家切身感受到的,近几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比较迅速,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更加凸显。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说明。
    建成了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宽带网络实现了从十兆到百兆、到千兆的快速增长,全国现在所有地级市建成了光网城市,实现了“市市通千兆”,千兆用户全球占比超过了70%。建成383.7万个5G基站,实现了“县县通5G”,5G用户普及率目前已经超过60%。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全国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通5G行政村占比目前超过了90%。网络资源供给也在持续丰富,互联网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近2000万,这个数字也是全球第一;IPv4的地址和IPv6的地址资源总量,我们在全球排名第二;算力总规模达到230 EFLOPS,也就是说每秒能完成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居世界前列。
    形成了规模完备的优势产业体系。我国移动通信探索形成了“超前预研、标准引领、体系创新、网络先行、应用赋能”的发展模式。目前,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到42%,5G基站和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50%,可以说产业链韧性在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培育繁荣发展的数字消费市场。有的同志应该知道,我国是在1994年全功能接入了国际互联网,当时仅有一条网速64K的网线,速率非常低。从1994年4月20日接入,走到今天,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拥有了10.9亿网民,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消费市场。2023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到15.42万亿元,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移动支付大家天天在用,可以感受到,规模相比2012年增长了239倍;软件业收入突破了12万亿,连续2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打造创新活跃的行业应用生态。我们感觉,生态的打造或者构建极其重要。5G行业应用已经融入到74个国民经济大类,现在建成了3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300家“5G工厂”,“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了1.3万个。大家知道5G本身就是赋能的一个技术,工业互联网又是应用广泛的,所以“5G+工业互联网”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成立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开放鸿蒙、开源欧拉等优质开源项目正在走向国际舞台。基础电信网络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型设施安全能力建设与发展同步,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基本构建形成。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1:04
    赵志国:
    下一步,我们主要坚持“建、用、研”进一步统筹推进,加快信息通信业的高质量发展。“建”就是夯实网络设施,稳步推进5G、千兆光网建设,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轻量化、5G-A演进升级,扎实推进算力产业发展,大家知道算力现在作为一个资源,发展也比较快。同时,正在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动5G网络向文旅、医疗、高校、交通枢纽、地铁等场所,在原有覆盖基础上进一步深度覆盖。“用”就是深化融合应用,研究出台“双千兆”网络和应用发展的接续政策,加快建设“5G工厂”,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研”就是强化技术研发,统筹推进5G-A的演进和6G研发创新,大家都知道现在6G也在加快发展,超前布局超高速光纤传输和下一代的光网络,未来的光网络发展大有可为。同时,有序推进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比如数据中心就属于增值电信,加强与国际开源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一些优质的开源项目,落地开源成果。
    我就先回答这些,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1:06
    人民邮电报记者: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各地都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积极行动。能否介绍一下相关工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1:06
    金壮龙:
    谢谢您的提问。前几天,李强总理在江苏召开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座谈会,现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在深入推进。这个问题请辛国斌副部长来回答。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1:06
    辛国斌:
    感谢记者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关注。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几年来,在各方重视支持下,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促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里我通报一组数据供参考,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工业互联网实现了工业大类全覆盖,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这些工厂都是以中国标准来建设的。截至去年底,全球共有153座灯塔工厂,其中有62座在中国,占比超过了40%,这些灯塔工厂既有跨国公司建的,也有本土企业建的。从成效上来看,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大约30%,生产效率同步提升了近30%,可以说,很多制造业企业插上了“数字翅膀”后,比同类企业飞得更快、更有效率。
  • 中新网报道
    2024-07-05 11:07
    辛国斌: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为系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工信部将会同各地方各部门,“点线面”同步发力,抓好行动方案落实,力争到2027年,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建成200个左右高标准数字园区;到2030年力争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完成一轮数字化改造。具体来说:
    “点”,就是要聚焦重点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重点,优先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大宗耐用消费品生产企业和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支持数字化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数字化集成应用创新,引导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分级建设一批智能工厂。
    “线”,就是聚焦重点产业链,推进数字化协同改造。我们将制定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一链一策”开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改造,推广细分行业典型场景和解决方案。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开放数据接口,引导供应链企业接入,打造一批数字化供应链。
    “面”,就是聚焦重点集群、重点园区,建设一批高标准数字园区。启动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畅通园区内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探索园区数字化整体提升路径。继续实施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推动国家级集群在数字化转型中走在前、做示范。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 加载更多

相關(guān)直播
相關(guān)新聞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fù)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zé)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