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lián)合報》今日發(fā)表社論比較了八年前的陳水扁與今天的謝長廷。社論說,2000年,陳水扁代表民進黨競選“總統(tǒng)”;2008年,謝長廷將代表民進黨競選“總統(tǒng)”。相隔八年,客觀環(huán)境變化極大,扁謝二人的主觀條件也大不相同。
社論首先指出,扁謝二人在起步時的品牌形象頗有差異。陳水扁當年仍有“三級貧戶”及“永遠第一名的阿扁”的形象;但謝長廷如今卻已歷經宋七力、利用偽造錄音帶、高雄市議長賄選案、獻金案、高捷案等沖擊,品牌形象傷痕累累。其次,扁在2000年起步時,民進黨為他修改黨章,成為舉黨一致支持的候選人;謝長廷則是從“四大天王”刀刀見骨的肉搏戰(zhàn)中殺出重圍。當年,扁出線參選“團結了民進黨”,謝如今勝出則是“分裂了民進黨”。何況,扁當年有李遠哲給予加持,但謝長廷卻被蘇貞昌貼上“奸巧”及“貪污”的標簽。再者,當年陳水扁的身邊是羅文嘉、馬永成之類;如今謝長廷的身邊則是徐國勇、管碧玲、謝欣霓之屬。總之,就扁謝二人在起步時的品牌形象言,扁當年相對比較單純,謝如今則復雜得多。
扁在2000年起步時,是以“政黨輪替”為號召,營造“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氛圍;當年,無人知道民進黨真正上臺后將有何種表現,卻有浪漫的期待。但在八年后的今天,謝長廷卻面對民進黨已經當政八年后的臺灣。八年前清廉勤政的憧憬,如今卻成了貪腐之島;八年前的“快樂希望”,如今卻成了痛苦失望。八年前,陳水扁撩起“給民進黨一次機會”的民意;八年后,謝長廷卻須面對“給民進黨一個懲罰”的民憤。八年前,陳水扁說“有夢最美”;八年后,謝長廷卻儼然到了“噩夢驚醒”的時分!
社論說,最值得注意的是:這八年來,民進黨及陳水扁已將“統(tǒng)獨、族群”的斗爭,及各種政爭權謀,操弄得淋漓盡致;一方面雖惡化了臺灣的體質,但另一方面卻也使人民因看穿、看破而逐漸蘇醒。謝長廷標榜“臺灣維新”及“和解共生”,寓意即是對于陳水扁“過度操作”的修正,希望能從牛角尖中回過頭來。但謝長廷想回頭,他自己作得了主嗎?
其實,今日主張“臺灣維新”、“和解共生”的謝長廷,與當年主張“新中間路線”的陳水扁一樣,皆是想在政治光譜上占據較大的幅員而已。但是,當年陳水扁的頭上,沒有比他更高的權威,所以他可以向“新中間路線”移動;如今謝長廷的頭上卻有一個陳水扁,因而謝的自主性及自由度皆受壓制。簡直而言,陳水扁2000年起步時,他全力將統(tǒng)獨族群沖突壓到最低;但如今謝長廷起步,陳水扁卻全力將統(tǒng)獨族群沖突掀至最高。八年前陳水扁自己完全作得了主,八年后謝長廷卻未必能完全作主,而陳水扁仍在作主!
社論再就臺灣當前情勢指出,前后八年,亦是變化極大。臺灣由四小龍之首變成之末;中國未見“下坡”,而是迅猛“崛起”。臺美互信跌至谷底,民進黨已成為美國的政治囚徒。臺灣經濟凋敝,民生日苦。政治黑手伸入司法,教育淪為“臺獨”戲臺。社會正義淪喪,人心疏離渙散。正名制憲炒過多次,最終仍是自欺欺人。“臺獨”幾乎等于是“貪腐無能”的同義辭,民進黨的內斗也演成“統(tǒng)獨”大戰(zhàn)。這些,八年前的陳水扁皆不必面對,但謝長廷在八年后的今日卻必須概括承受。
總之,前后八年,卻已是滄海桑田。陳水扁當年的品牌形象較謝長廷佳;陳是“三級貧戶”,謝如今卻是“奸巧”。社會當年欲“給民進黨一個機會”,如今卻可能要“給民進黨一個懲罰”。當年民進黨團結,如今民進黨撕裂。當年臺灣政經根底尚稱穩(wěn)固,如今臺灣政經情勢趨于解構。最主要的是:當年陳水扁之上無更高權威;如今謝長廷之上卻被陳水扁掐住脖子!
謝長廷標榜“臺灣維新”,首須清洗他自己的形象,再調整民進黨的步調,又須重新擘畫國家政經路線。對謝長廷最棘手的卻是,如何在陳水扁的宰制下進行“維新”;倘不能“維新”陳水扁,謝長廷也就不必奢談妄言其他“維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