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二日是臺灣第七屆“立委”選舉投票日,當天上午,國民黨中常委連勝文夫婦前往投票所投票。圖為他們投票后接受媒體采訪。 中新社發(fā) 孫自法 攝
|
中新網(wǎng)1月12日電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今日刊文說,臺灣“立法委員”選戰(zhàn)今天掀開戰(zhàn)幔,政治烽火點燃全臺,藍綠兩大政黨短兵相接,爭奪“立法院”主導權。這場選舉被廣泛視為3月22日“大選”的前哨戰(zhàn),勝負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下次關鍵選舉的的民意初探。
文章說,進一步觀察,民進黨今天在“立委”選舉的成績,將直接影響它在“總統(tǒng)大選”的動能,以及其“總統(tǒng)”候選人謝長廷的選舉訴求。根據(jù)上屆民進黨得票率換算,如果要在本屆“立法院”取得持平表現(xiàn),它必須包括不分區(qū)在內(nèi)拿下45席。換句話說,民進黨若無法固守45席的既有實力,甚至萎縮到40席以下,將被外界視為影響“總統(tǒng)大選”的重要觀察指標。
文章也提到,八年來政績不彰加上內(nèi)部經(jīng)濟景氣低迷,外界普遍不看好民進黨的選情,預料在野的國民黨將能順利掌握“立法院”多數(shù)席位。
臺灣媒體報道,民進黨內(nèi)部保守估計38席至40席之間都算是可接受范圍,如果跌落至35席以下將形同崩盤,直接沖擊“總統(tǒng)”選情。
將造就“鐘擺”還是“裙擺效應”?
政治觀察家指出,“立委”選舉結果的指標意義也在于選民作出的反應,造就的是“鐘擺效應”還是“裙擺效應”。
所謂“鐘擺效應”,一般是指選民在一個政黨選舉落敗后,基于補償或制衡心理,讓它在下一次的選舉中板回一城;而“裙擺效應”則指一個選舉成功的政黨能在短時間內(nèi)凝聚動能,乘勝追擊。
學者普遍認為“鐘擺效應”其實并不不存在,主要原因在于兩場是完全不同的選舉,決定的因素也不盡相同。
文章說,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立委”選舉勝負與席位多寡未必能準確衡量“總統(tǒng)”選舉的風向,檢驗政黨認同的“政黨票”可能是更具象征意義的指標。
文章指出,領導民進黨“立委”選戰(zhàn)的陳水扁日前接受臺灣媒體專訪時形容,“立委”選舉和“總統(tǒng)”選舉,是“一次選舉,兩個階段”?梢钥隙ǖ氖,“立委”選舉很快就要正式落幕,下一場選戰(zhàn)的倒數(shù)計時已經(jīng)啟動,臺灣“總統(tǒng)大選”宣告提前開打。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