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作為國球,乒乓球曾在很長時間以來承擔著不同于其他項目的特殊使命,乒乓世界冠軍的涵義也因此變得不簡單。如今,中國乒乓球正在逐步走出這個特殊的“光環(huán)”,變得純粹
★ 文/陳園園
4月13日,中國乒乓球隊“直通薩格勒布”隊內選拔賽最后階段將展開,前2個階段男隊產生了6名參加世錦賽單項賽資格選手,小將馬龍成為最大的黑馬,憑借著13勝2負的驕人戰(zhàn)績,力壓王勵勤、馬琳,占據(jù)冠軍寶座。劉國梁也在賽后公開表揚馬龍,稱這位小將很可怕。
每每大賽之前,最敏感的就是主教練手上的那份參賽人員名單。一貫如此。
乒乓選拔機制變了
直到去年的第48屆世乒賽團體賽,中國乒乓球隊把一直諱莫如深的隊員選拔,部分公開化了。打隊內大循環(huán)一直是許多運動隊訓練、考察運動員的重要方式,不是乒乓球隊特有的,也不是去年才開始的,但是把大賽名單和隊內比賽掛鉤,并且借助于電視轉播的平臺,公開在所有觀眾面前,卻是開始于去年的不來梅團體賽。
兩次大循環(huán)賽總積分列前兩名的選手直接進軍不來梅,總積分列三到十名的選手要再打一次八強賽,冠軍獲得第三個直選席位。余下兩張“入場券”由教練組綜合其他因素決定。
去年第一次電視直播,讓所有人有點兒不適應,許多主力都很“懸”,王勵勤和馬琳都是在最后階段才涉險登上“直通車”。
今年的薩格勒布單項世錦賽仍然采取隊內循環(huán)選拔的方式,男女隊將各產生9個名額,教練組還握有3張外卡的名額。
劉國梁曾表示,大循環(huán)目的就是檢驗主力隊員的綜合能力,尤其是針對抗壓能力、心理素質;他還首次引入了6分制,賽程安排上也盡量貼近世錦賽。但因為有外卡的存在,教練其實在人員指定上,還握有比較大的主動權。所以,許多媒體仍然認為,聲勢浩大的大循環(huán)稍有“做秀”之嫌。并沒有擺脫比賽成績,加教練決定的老套路。
在他們看來,其實在循環(huán)賽之前,往往教練心里早已有了主力陣容的雛形。這種選拔加推薦形式,實際上就是要確保這個陣容萬無一失。
盡管如此,這還是運動員選拔手段的一次大膽嘗試。這之前很長時間以來,中國乒乓球的參賽人員名單都由教練組根據(jù)運動員國內國外比賽的成績,結合隊員的心理素質和狀態(tài)來商定。這其間的分寸把握,教練具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國球”承受之重
正是出于對實力的自信,中國乒乓球隊才敢于嘗試選拔的方法,給新人一些鍛煉的機會,同時也給主力隊員施壓。今昔對比,在選拔方式變革的背后,是中國乒乓球環(huán)境的變革和水平的進步。
中國隊自1953年起,共參加了26屆世錦賽。其中三次包攬全部七個項目的冠軍,15次獲得男團冠軍,在奧運會上的成績也堪稱輝煌。從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起,8年中的3屆奧運會,中國乒乓球隊奪得了全部12塊金牌中的11塊。80年代,中國乒乓經(jīng)歷了一段輝煌的歷程,之后是近10年來,中國乒乓球穩(wěn)居世界最高點。
10年前,第44屆世乒賽上,瑞典隊還可以給中國制造一些麻煩。可近幾年,中國乒乓球隊征戰(zhàn)國際賽場,幾乎包攬了全部的金牌。除了和國際乒聯(lián)的規(guī)則較勁之外,幾乎對手就剩下海外軍團了。
相比50年代,中國乒乓球隊剛剛進入國際乒壇,成績只屬于二流水平。當時處于一流的是日本和歐洲隊。
中國的第一個世界冠軍產生于乒乓球。1959年第25屆德國多特蒙德世乒賽,中國選手容國團一舉奪得男單冠軍,從此,世界冠軍的神秘大門向中國人打開了。消息傳來,舉國歡騰,中國人的自信心得到了空前的刺激。奪冠歸國后,容國團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親自接見,這是當時運動員受到的最高禮遇。從此奠定了其國球的地位。
1971年,美國乒乓球隊受邀來京訪問,小球轉動大世界,乒乓外交的成功,使得乒乓球在此后幾年里成了功效奇特的外交工具。此后,中國還舉行過幾次亞非拉乒乓球友誼賽,靠小小白球拉近了和亞非拉國家的關系。
乒乓球也由此奠定了在所有運動項目中非常特殊的地位。每一次奪取世界比賽冠軍的意義,也不像其他項目那么簡單。
乒乓球在那個年代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曾被集中體現(xiàn)在一個神秘的細節(jié)中——讓球。而同為優(yōu)勢項目,羽毛球等其他的項目因為不具備這樣的政治需求,“讓球”的影響也小很多。
“讓球”成為過去式
親歷乒乓外交的前國手梁戈亮在他的自述里說到:在比賽中,我們還經(jīng)常讓球,現(xiàn)在看來,大家可能不理解,但是當時讓球也是為了國家利益,或者是乒乓外交的需要,是發(fā)展對外交往的需要。
最有名的案例,是1961年開始,連續(xù)三屆世乒賽,李富榮三讓莊則棟,當時不為政治原因,只為了炮制一個“三連冠”的神話,樹起一個榜樣。據(jù)說第26屆世乒賽,莊則棟奪冠,李富榮讓球,就是賀老總親自安排的。
在往后,當政治因素逐漸弱化,“讓球”成為中國運動員個體實力不夠均衡情況下,保證中國隊奪冠的一個重要策略。
80年代初的第36屆世界錦標賽上,中國隊首次囊括了全部金牌。那時,策略性讓球,以便最大限度保證奪金,成為那個時代中國乒乓球不可回避的烙印。
當時中國乒乓球水平仍處于爬坡階段,依靠打法相克,培養(yǎng)秘密武器,是險中求勝的一招棋。在那個國家和集體榮譽遠遠高于個人利益的年代,教練的這個做法在隊員中得到了默認性服從。
直到1987年,在新德里第39屆世乒賽上的那次“讓球風波”,不但把始作俑者何智麗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也使大家開始重新討論“讓球”對于運動員及國家利益該如何輕重平衡。比賽中的個人利益開始被輿論謹慎地討論。
1987年3月1日,何智麗因為隊友陳靜的讓球,進入4強,另2名中國運動員和韓國的梁英子一起進入第39屆世乒賽半決賽。因5個月前,何智麗剛剛慘敗給梁英子,為確保金牌,教練組決定由當時勢頭正盛的削球手管建華來爭金牌,因此要求何智麗在半決賽中讓對手管建華勝出。何沒有服從,而是真刀真槍上陣,3:0贏了毫無準備的管建華。盡管最終何在決賽中戰(zhàn)勝了梁英子奪冠,但國內輿論并沒有像以往一樣,大張旗鼓地報道冠軍。何智麗在隊員中也逐漸受到孤立。次年,25歲的她自動離開了國家隊。
隨著中國乒乓球整體實力的進一步加強,和個人技術的全面化,“讓球”,在國際大賽的中國乒乓隊員中慢慢減少了。
首先,隨著國際大賽的增多,以往所謂的秘密武器很難奏效了,像過去依靠削球手,出奇兵的策略沒有了施展的余地。過去的隊員可以兩年不露面,就為了準備一次世錦賽,現(xiàn)在看來是很難想象的。
此外,現(xiàn)在運動員的能力和技戰(zhàn)術水平與以往相比,更加全面,球員間的對抗充滿變數(shù)。想和以前一樣,依靠安排打法相克的隊員取勝,實屬不易,搞不好會弄巧成拙。
另一方面,過去的運動員只是按期領工資,待遇差別不大,且讓球的運動員在回國后,隊里會給予相對應的補償。而如今運動員除了可以通過世界比賽的金牌可以獲得數(shù)目不菲的獎金外,還可以得到更多的冠軍效應和商業(yè)機會,因此隊員們都更加珍惜每一次可以證明自己的世界大賽的機會。
隊內大循環(huán)比賽成績和參賽名單直接掛鉤,雖然也存有諸多質疑,但目前看來還是最公平的競爭方法。尤其是在乒羽等人才濟濟的優(yōu)勢項目中,選拔方式的公開、透明,尤其對年輕運動員來說,至少多一份證實實力的機會。 ★